01.
今天我們聊重慶三個區縣行政一把手的職務變化,分別涉及大渡口,墊江,九龍坡。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輪人事變化調整,是正常變化,正常調整,重慶相關工作的有序推進。
02.
4月29日媒體報道顯示,大渡口女區長黃紅,已赴任九龍坡,擔任政協黨組書記。
黃紅基本簡歷:漢族,安徽桐城人,1969年10月生,法學碩士。1991年7月參加工作,199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歷任重慶市勞動社保局黨組成員、市醫保管理中心主任,南岸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南岸區委副書記、重慶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等職。2023年3月,黃紅任重慶市大渡口區區長,至此番調整。
那么,接替黃紅的是誰呢?
03.
公開報道顯示,墊江縣縣長張濤,已任大渡口區委副書記、區政府黨組書記。
張濤基本簡歷:
1975年2月出生,四川蒼溪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態學專業研究生、理學博士,2003年8月參加工作,199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張濤先后擔任:重慶市委研究室農村處主任科員,重慶市委研究室農村處副處長,重慶市委研究室專題處主持工作副處長,處長,重慶市委研究室綜合處處長,同時到西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后學習,然后擔任重慶銀行辦公室主任,重慶市委全面推進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重慶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掛任司法部律師工作局副局長,重慶市墊江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縣長候選人,重慶市墊江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縣長。
擔任區政府黨組書記,區長空缺,那么正常情況下張濤將擔任大渡口區接下來區長職務。
那么,在墊江誰接替張濤的工作呢?
04.
公開報道顯示,劉振剛剛從大渡口,赴任墊江。
劉振基本簡歷:
男,漢族,1976年8月生,山東萊蕪人,大學,法學學士,2000年8月參加工作,200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先后擔任:重慶市大渡口區檢察院檢察院科員,大渡口區檢察院副主任科員,大渡口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科員,大渡口區政府辦公室法制科副科長,法制科主任科員,法制科科長,大渡口區政府辦公室調研科科長,大渡口區政府督查室主任,大渡口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大渡口區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區法制辦主任,大渡口區八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大渡口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正常情況下,劉振將接替張濤在墊江的工作。
那么,黃紅到九龍坡,接替誰的工作呢?
05.
公開資料顯示,宋泓現在是九龍坡政協主席。
宋泓基本簡歷:男,漢族,1965年5月生,重慶合川人,西南大學本科畢業,市委黨校研究生,管理經濟學碩士,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協委員會主席、重慶市政協聯絡委員會副主任。
顯然,也就是本月,宋泓將年滿60歲,也就意味著他的工作會有所調整。
06.
既然本文涉及到大渡口,九龍坡,以及墊江,我們就分別簡單介紹這三個區縣。
大渡口區:
大渡口區隸屬重慶市,是重慶主城區、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重慶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市中心城區十二個組團之一,東、東臨巴南區,西南臨江津區,西、北靠九龍坡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形為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分布,屬于喀斯特淺丘地貌,總面積102.83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12月,大渡口區下轄5個街道,3個鎮。 截至2024年末,大渡口區常住人口43.73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新山村街道文體路126號。
大渡口于1965年設區,又于1995年,重慶主城區區劃整擴大管轄范圍。大渡口區歷史悠久,文化沉淀厚重。距今2萬多年前的馬王場舊石器時代遺址、楊家嘴新石器時代遺址,見證了重慶市主城區早期人類的活動遺跡。小南海“龜亭”展現了古巴人交易市場的繁榮。大渡口區旅游資源以自然景觀及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金鰲山、尖石山、大渡口森林公園、大渡口義渡公園、義渡古鎮、堰興剪紙等。大渡口區獲得過全國綠化模范城區、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2024年,大渡口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6.0億元,比上年增長5.8%。
九龍坡區:
九龍坡依長江、擁中梁、靠縉云,一水相依、兩山峙立,多水回環、島灣相連,幅員面積432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10個鎮,常住人口154萬人、城鎮化率94%,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2060億元、增長6%,成為重慶市第2個“兩千億元”經濟大區。
墊江縣:
地處重慶市中部,處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腹心地帶、重慶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聯結點,是重慶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示范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幅員面積1518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墊江縣常住人口63.69萬人,戶籍總人口94萬人。
早在商周時期,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北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墊江置縣,1997年12月,墊江縣由重慶市直轄。墊江縣人杰地靈、文化昌達,是全國“書畫之鄉”和“銅管樂之鄉”,2008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授予“千年古縣”稱號。 墊江縣自古“上接巴渝之雄,下攬夔巫之勝”,是重慶東出的陸上交通樞紐。 墊江也是華夏山水牡丹發源之地,墊江自古是重要的農產區,作為崇山峻嶺中唯一的淺丘平原,農耕歷史超過2000年; 素有“巴國糧倉”“絲綢之鄉”“丹皮之鄉”“中國石磨豆花美食之鄉”的美稱。 境內景點眾多,如三合湖濕地公園、愷之峰旅游區等。
2023年,墊江縣地區生產總值568.9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52.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8.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9:44.4:43.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