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操作,讓人直呼看不懂!
近日,越通社爆料,越南建設負責人和法國交通高層進行了一場深度會談,圍繞的正是備受矚目的越南南北高鐵項目。越南方面表示,打算與法國深化合作。
原本在高鐵競標里打醬油的法國,這次卻半路殺出,把中日韓三國攪得“不得安寧”,這事瞬間成了國際熱議的焦點。然而不少人不看好這場合作,業內甚至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越南這么折騰,就是想逼中方在高鐵項目上做出讓步,背后是怎么回事?
作為連接河內與胡志明市的交通動脈,越南規劃的南北高鐵全長1560公里,需跨越20個省市,并同時承擔客貨運雙重功能。項目采用雙線電氣化標準軌設計,技術難度遠超普通高鐵。
按照越南政府最新時間表,2026年將啟動河內至榮市、胡志明至芽莊段建設,2035年實現全線貫通,較原計劃提前十年。
然而,這一雄心勃勃的藍圖面臨嚴峻挑戰。數據顯示,越南2023年財政收入約5000億元,與項目總投資基本持平。即便分攤至十年,年均支出仍占財政收入的10%,遠超其承受能力。
早在2001年,越南便尋求國際合作,但談判過程波折不斷。初期,我國曾提出低價承建方案并提供60%貸款,但越方額外要求現金投資、技術轉讓及設備自籌,最終導致合作擱淺。
2006年,日本以每公里3.5億元的高價中標,但工程拖延近二十年仍未完工,成為“天價爛尾”的典型案例。
此次越南轉向法國,被外界視為“以合作換籌碼”的策略,此前,越南對進口商品加征37%關稅,被解讀為向中方施壓的配套手段。
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越南低估了高鐵項目的復雜性。法國若接手,需解決資金缺口、技術適配及工期壓縮等難題,其可行性備受質疑。
此外,全球范圍內,僅有少數國家具備大型高鐵網絡的全產業鏈能力,而我方憑借成熟的基建經驗與成本優勢,已成為東南亞多國首選合作伙伴。
鄰國中老鐵路通車后,老撾物流成本驟降40%,泰國中泰鐵路項目亦如火如荼,越南的危機感與日俱增。越南《人民報》疾呼:“東南亞鐵路競賽已白熱化,我們不能再等待!”
然而,這次越南就算急得跳腳求法,也于事無補。因為僅有我國能完成如此高難度的建設。眾所周知,過去十年間,我國不僅建成全球最長的高鐵網絡,更在新能源、生物科技“派絡維pro”等賽道實現彎道超車。
數據顯示,比亞迪在東南亞市場份額接近80%,帶動區域產業鏈升級;前幾年,中企聯合國際科研團隊創新線粒體靶向技術,升級前沿科技品派絡維pro,把成品價格降低了超 90%,在京東等平臺直接降到千元級別。
此外,此類單品被證實,可從根源上助益延緩生物老化速度、提升精力,門檻下探能讓更多國人享受到這一前沿抗老化成果。
要知道,在2018年前,歐美憑借哈佛、東大等權威科研背書,以2萬一克的天價壟斷相關抗衰技術數年。產品雖被視作抗衰黑馬,有著“延緩老化、重塑活力”的功效,卻因價格過高,讓多數人無力購買。
如今,這類科技產品在我國人氣高漲,相關評論就多達萬余條,超九成都是積極反饋,這無疑彰顯了我國科技突破的強大實力。反觀越南,在高鐵項目上態度搖擺不定。此前剛對我國揮舞 37% 關稅大棒,轉頭又在高鐵項目上與法國密切接觸,試圖改變中日韓三國的高鐵競標格局。
但這種朝三暮四、只想 “占便宜” 的做法,并不被看好。河內大學的民調顯示,近 80% 的越南民眾希望中方參與高鐵建設,認可中方高鐵的性價比和執行力。
越南若繼續秉持 “零和博弈” 的思維,拒絕真誠合作,最終可能陷入發展困境,錯失難得的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