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5月4日反導系統未能攔截導彈的事故原因調查,以色列方面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聲稱系“箭”式反導系統存在“技術故障”,導致攔截失敗。事實上,美軍在以色列也部署了“薩德”反導系統,而且根據以軍消息人士透露,該系統也參與了導彈攔截,但同樣攔截失敗。
無論真實情況如何,以方將攔截失敗的原因歸咎于自身反導系統,也算是寧愿自己吃啞巴虧,也要賣美國一個面子。話又說回來,此次胡塞武裝的襲擊確實給以色列造成了不少損失。除了讓美以反導系統淪為笑話以外,遭襲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被迫暫停運行,而且多家國際航司為也決定暫時停飛特拉維夫的航班。
胡塞武裝方面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以色列留,不僅揚言將繼續襲擊本-古里安機場,還呼吁各國航司取消前往以色列的航班,以保障飛機和乘客的安全。襲擊發生后,內塔尼亞胡緊急召開內閣安全會議討論如何回應胡塞武裝此次襲擊。按照內塔尼亞胡的說法,美以可能將攜手軍事打擊胡塞武裝,但值得注意的是,伊朗還被以方特別點名了。
以總理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指出,胡塞武裝的襲擊“源自伊朗”,以色列將選擇時間和地點對胡塞武裝背后勢力伊朗采取行動。可以說,現在以色列打擊伊朗比打擊胡塞武裝來得更容易,原因有兩點:
- 打胡塞武裝需要長途奔襲,而伊朗目前可實現越境打擊。以色列和也門相距約1800公里,所以戰機飛到也門空襲,中途需要預警機和加油機保障;而敘利亞政變后上臺的新政府既沒有意愿也沒有能力與以色列為敵,所以戰機飛越敘利亞領空打擊伊朗不成問題。
- 所掌握伊朗的情況比也門更詳細。可以說,間諜、內鬼,在伊朗屢見不鮮,除了本國高級官員、將領和科學家頻遭暗殺以外,“抵抗之弧”的領導人來伊朗一趟多半也是兇多吉少,哈馬斯前領導人哈尼亞也好,黎真主黨前領導人納斯魯拉也罷,都難逃被“斬首”的命運,反觀胡塞武裝的領導人卻能安然無恙。
如今美伊正在就核問題進行談判,雖說仍未達成協議,但至少進展順利,雙方已經談了三輪,所以內塔尼亞胡大概率不會現在就打擊伊朗,或許等它們談崩后再動手也說不定,而到那時候可能就連伊朗的核設施也都不安全。
當然,面對美以的威脅,伊朗繼續沿用那套老辦法——“秀肌肉”。5月4日,伊朗公布了一款名為“卡西姆?巴西爾”的新型彈道導彈,射程為1200千米。據稱,該款導彈具備強大的突防能力,甚至就連“薩德”反導系統也都無法攔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