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李大叔蹲門口啃饃,抬頭瞅見天陰得像潑墨——這才剛熱兩天呢。河南省氣象臺5月3日喊得明明白白:4日到6日,河南要從"火爐子"變"水盆子"。
黃淮平原的商丘、周口,4日還熱得人啃饃蘸辣醬,夜里就遭冷空氣"突襲"。
豫西山區的洛陽、三門峽更玄乎,雷暴大風帶著冰雹,跟砸核桃似的往下落。
鄭州的老少爺們注意!4日還穿短袖喝胡辣湯,5日就得套上薄外套——雷雨夜里能把人凍醒。
二七塔周邊的街道,5日晚上風刮得嗚嗚響,行道樹都快被吹彎了腰,出門可得躲著點。洛陽老君山那地界,海拔高的地兒竟下起凍雨,爬山的游客直犯嘀咕:咋跟過兩季似的?南陽、信陽這邊,4日晴熱到34℃,5日午后突然來場雷陣雨,跟小孩的臉似的說變就變。
開封的清明上河園,5日因為雷暴大風,戶外演出全取消,游客直嘆氣:白跑一趟。商丘太康的芝麻地,4日高溫曬得地皮裂,5日大風一刮,塵土飛揚,種地的老伯直皺眉。
"早上穿短袖吃牛肉湯,中午加外套喝姜茶",河南這天氣,真是"不服周"得很。
高速路上也不省心,5日夜間黃淮平原南部多團霧,開車的師傅可得把眼睛瞪大了。種地的老鄉更愁人,剛冒頭的莊稼苗,哪經得起冰雹砸?
豫西山區的農戶直犯難。鄭州金水路隧道口,一到雨天就容易積水,開車的可別逞能,繞著走最穩妥。信陽淮濱的濕地,濕度超85%,人在里頭跟進了蒸籠似的,氣都喘不勻。
我個人覺得,這會兒最該操心的是地里的莊稼,剛坐果的西瓜、掛穗的小麥,經不住冰雹砸啊。天氣這么折騰,老百姓的生活也跟著亂套,穿衣出行都得隨時變,真是麻煩。
"熱天落雨像蒸籠,莫切夜市吃炒涼粉",老輩人的話沒錯,這天氣就得忌忌口。豫西山區的景區,索道都可能停運,爬山的游客只能望山興嘆,計劃全打亂了。
未來幾天,這天氣還得持續折騰,咱老百姓只能見招拆招,提前做好準備。
天氣"魔性"歸"魔性",但日子還得過,該備的雨具、外套,一樣都不能少。您說,這忽冷忽熱、又風又雨的天,啥時候能消停點?
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