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先來三則好萊塢影訊吧:
又有好萊塢電影內地宣布定檔了,奇幻冒險大片《新·馴龍高手》,于6月13日中美同步公映,小嗝嗝和沒牙仔真人版熱血回歸,人龍攜手打破隔閡力戰強敵。
不過,讓大家心心念念的電影,還是五月份成龍的《功夫夢2》,以及阿湯哥的《碟中諜8》,可內地檔期到現在也沒有釋出。
一則是
強森主演格斗傳記片《粉碎機》,曝光預告片和10月3日北美檔期。
影片聚焦UFC傳奇馬克·克爾巔峰與低谷,還原其12場不敗紀錄到藥物成癮的真實人生。巨石強森出演并擔任制片,女主為艾米莉布朗特,由《原鉆》導演本薩弗迪操刀。
還有一則是
《復仇者聯盟5:毀滅日》正式開拍,小羅伯特唐尼回歸漫威,飾演大反派毀滅博士,這是漫威第五階段重磅影片,集結了27位超級英雄。
包括雷神、星爵、蟻人、洛基、新美隊等角色悉數歸來,X戰警初代陣容X教授、萬磁王等人首度加盟,新《神奇4俠》成員及《雷霆特攻隊》冬兵、哨兵也將登場。
所以,要想完全看懂《復聯5》中的“梗”,得惡補一下相關影片,由于年代跨度久遠,這部號稱漫威史上最大規模集結戰,啡哥仍然不看好全球票房成績。
《復仇者聯盟5》北美定檔2026年5月1日上映。
好了,言歸正傳,開始本期北美票房排行榜吧。
2025年第18周,5月2日至4日,北美票房戰報新鮮出爐,大盤共計轟下1.42億美元,與第17周幾乎持平。
根據Comscore的統計數據,經過上個周末,北美總體收入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15.8%,但仍比2019年落后約31%。
前三甲分別為《雷霆特攻隊》《罪人》和《我的世界大電影》。
我們還是從老片說起吧。
《直到黎明》低成本恐怖片茍住第五,次周收獲380萬美元,北美累計1435萬美元,索尼又玩轉以小博大。
這部成本僅1500萬美元的R級恐怖片,用最老套的“密室逃生和往復循環”套路,硬是在上周檔期中站穩了腳跟。
首周北美800萬美元,次周跌幅53%還算體面,全球票房3475萬美元的成績,讓索尼又一次證明了“恐怖片永不撲街”的真理。
但此片爛番茄51%,口碑稀爛,預示著走勢很難長遠。
《會計刺客2》次周暴跌61%,北美僅收4115萬美元,排名第四,大本的票房號召力徹底崩盤。
這部續集作品,上映首周就被20年前的《星戰前傳3》和《罪人》吊打,第二周又被《雷霆特攻隊》碾壓。
目前《會計刺客2》全球票房僅收5435萬美元,8000萬美元成本血虧已成定局,亞馬遜米高梅影業這次豪賭院線獨播策略,結果賠得底朝天。
看來大本還是更適合當導演,畢竟《逃離德黑蘭》的奧斯卡可比這撲街續集體面多了。
獲悉,《會計刺客2》內地將于5月16日上映,內地市場成了大本最后的救命稻草。
《我的世界大電影》上映第五周依然堅挺,北美再攬1370萬美元,超過《會計刺客2》奪得季軍,北美近4億美元,全球累計突破8.73億美元,穩坐2025年度票房亞軍寶座。
啡哥只能感嘆,這個IP的情懷號召力實在太強悍了。
《罪人》第三周收3300萬美元,票房僅跌28%,北美1.79億美元,位居亞軍。
目前該片全球票房已經破了2.36億美元,成績十分亮眼,也成了2025年一匹小黑馬,瑞恩·庫格勒和邁克爾·B·喬丹這對黃金組合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上周北美共有四部新片上映。
排名榜單最后兩名的是《未命名德古拉》和印度電影《謀殺干預組2》,分別拿到68萬和95萬美元,我們就不過多介紹了。
尼古拉斯凱奇又來了!
這位好萊塢最傳奇的矛盾體——手握奧斯卡小金人的演技派,卻也是金酸梅獎的“常駐嘉賓”;既是《離開拉斯維加斯》里令人心碎的酒友,又是《幽靈騎士》中讓人扶額的骷髏頭。
另外,他還是被全球影迷公認的“爛片大王”和“票房毒藥”影帝。
不過,近些年,還清負債的他,也開始注重劇本質量了,但每次新片上映,觀眾就像是在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會收獲一部傳世佳作,還是一部“凱奇式”爛片。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新片《沖浪驚魂》,首周末僅收67萬美元票房,排在第11名,未能沖進前十榜單,慘淡表現令人唏噓。
影片講述了一個失意的中年男人帶著青春期的兒子回到澳洲海邊故鄉,本想重溫兒時記憶,卻遭遇當地沖浪團體野蠻羞辱的故事。
這幫盤踞海灘多年的惡霸,不僅當著他兒子的面將他踩在浪板下,更宣稱對他記憶中最珍貴的隱秘海灣擁有絕對主權。
這個承載著他整個童年夢想的蔚藍天堂,如今成了暴徒們的私人領地。昔日的沖浪少年,如今要在兒子面前重新找回尊嚴,奪回那片改變他一生的海域。
《沖浪驚魂》大規模上映之后,口碑相繼出爐,IMDB評出了6.6分,metacritic媒體評分67,爛番茄新鮮度86%,可觀眾的爆米花指數卻只有45%,影評人和觀眾出現了巨大分歧。
凱奇新片撲街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
其一,影片的預算成本為1800萬美元,由小型獨立制片廠“暗影力量”制作,并負責北美發行,加上多國合拍,北美首周只拿到1085家場館。
其二,當屬于爆米花指數了。可以說,這是一部嚴重缺失爆米花元素的影片,觀影過程枯燥無味,可納入文藝驚悚片范疇,就和我們五一檔的《大風殺》有些相似。
凱奇運氣還是有些欠佳了,去年他主演的《長腿怪》,用了1000萬美元成本,換取了1.27億美元全球票房,很多人都說,凱奇終于擺脫了票房毒藥稱號。
可誰能想到,僅僅過去一年,凱奇又以這種方式回歸。
重磅的要來了,漫威新片硬氣捶打凱奇新片。
2025年暑期檔開局,漫威用一部雜牌大亂斗新片《雷霆特攻隊*》勉強保住了面子。該片在4330家場館開畫,首周末轟下7600萬美元,奪得北美票房冠軍。
但是,這個成績有些低于預期,畢竟漫威超級大片動輒至少1億美元起步,比如說《銀河護衛隊3》首周1.18億美元,《黑豹2》首周1.8億美元,《死侍與金剛狼》首周2.11億美元等。
根據其走勢,北美最終落點票房約在2.5億美元左右,終究還是差一把火。
《雷霆特攻隊》是一部反高潮和反英雄聯盟影片,與傳統的英超電影完全不一樣。
影片集結了冬兵、二代黑寡婦葉蓮娜、美國密探這群“漫威邊角料”,沒有炫酷超能力,只有一肚子心理創傷。
《雷霆特攻隊》優缺點十分明顯。
優點是:
告別無限手套對轟,動作戲回歸寫實,有部分場面和《美隊2》拳拳到肉有的一拼,開頭的葉蓮娜攀爬吉隆坡雙子塔實拍,以及冬兵公路追車戲值回票價。
群像塑造人物性格都達到了及格水準,弗洛倫絲皮尤的葉蓮娜成為靈魂人物,脆弱與強悍交織,守衛者貢獻全片笑點,蠢萌大叔人設意外討喜。
缺點是:
文戲冗長、反派拉胯,這也是漫威老毛病了。
《銀河護衛隊》《蜘蛛俠》和《死侍》成功之后,嘴炮嚴重超量,全員心理剖析就像是超英版脫口秀大會,文戲占比過多,動作戲被壓縮成甜點了。
哨兵這個反派工具人,結果被“愛的抱抱”感化下線,壓迫感不如滅霸一根手指。
還有套路化的敘事,先是組隊,再內訌,和解,最后打大BOSS,這部《雷霆特攻隊》都沒有實質性的大反派。
結尾的時候,他們不大打出手,而是靠“話療”感化哨兵,再用《盜夢空間》中的鏡頭,完成了這場密室逃脫和心理療愈打斗。
可以用陳奕迅的《孤獨患者》做個總結: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需要認可。
總體感覺,這不就是超英版《小時代》嘛。
《雷霆特攻隊》上映后,爛番茄88%新鮮度,CinemaScore評分A-,是這幾年口碑比較好的漫威電影。
影片的制作成本為1.8億美元,并且宣發成本約為1億美元。
《雷霆特攻隊*》在全球票房上以1.62億美元的成績亮相,其中52個國際市場的票房收入為8610萬美元。
票房收入最高的市場是中國的1040萬美元、英國的770萬美元、墨西哥的730萬美元和巴西的400萬美元。
《雷霆特攻隊》雖然硬氣捶打凱奇新片,但在漫威宇宙的輝煌史冊里,這點成績連個腳注都算不上。
7600萬美元的開畫成績,放在十年前連漫威二線英雄的單人電影都比不過,可現在卻成了漫威挽尊的救命稻草。
這哪是勝利,分明是退步!
看看隔壁的《我的世界大電影》,一群像素方塊人輕輕松松卷走8.7億票房,而漫威砸了1.8億美元真金白銀,想要回本,路還長著呢。
這或許是最好的諷刺:
觀眾要的不是更貴的超英,而是更鮮活的創意。漫威若再不打破宇宙執念,恐怕連日薄西山的余暉都留不住了。
好了,本期就為您介紹到這,下期不見不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