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表示,美國將調整參與俄烏戰爭談判的方式,不再擔任主要調解方。換句話說,在俄烏問題上,美國這回是真的要“甩手不管”了。這不僅代表著美國對外政策出現了重大轉向,也意味著特朗普曾夸下的“百日結束俄烏戰爭”的海口,徹底落空。
而就在前一天,美國和烏克蘭才剛剛簽署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也就是外界常說的“礦產協議”。之前,這份協議一直被外界認為是阻礙美國推動停火的一大原因。因為在這份協議的背后,不僅牽扯到美國的利益布局,還有烏克蘭的安全訴求、歐洲的擔憂、俄羅斯的關注,以及國際社會對停火的殷切期待。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份墨跡未干的協議,竟成了美國“體面退場”的最后一塊拼圖。
那么,美國為什么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離開俄烏問題的談判桌?這“葫蘆里到底是賣的什么藥”呢?
老羊認為,美國突然宣布退出俄烏停火談判的“主導者”角色,表面上是撂挑子,實則是“戰術性撤退”。
首先,在與烏克蘭已經達成“礦產資源協議”的背景下,盡管俄烏雙方的停火尚未塵埃落定,但對特朗普來說已經實現了一半的目標。這時候宣布退出停火談判,在某種程度上也相當于是“功成身退”,既節省了后續資源的無謂消耗,又確保了美國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特朗普政府選擇退出俄烏停火談判,也是為了重新分配有限的戰略資源,把精力投向更“劃算”的方向。
從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對外政策來看,美國的外交事務主要分成三大塊。第一塊,是圍繞俄烏戰爭的“歐洲戰場”。第二塊,是“中東牌局”,涉及加沙戰事、打擊胡塞武裝和重啟伊朗核協議談判等問題。第三塊,則是特朗普最看重的“全球貿易戰”,核心目的是拉高聯邦收入、補上大規模減稅帶來的財政窟窿,同時借機重振美國制造業。
但問題是——這三條戰線,特朗普幾乎是處處碰壁。
在歐洲,他原本信誓旦旦要“24小時內結束戰爭”,結果不僅沒做到,連“100天內兌現承諾”也成了空話。他以為靠制裁和政治施壓可以逼歐洲就范,沒想到反而把歐盟推向了“戰略自主”的方向。德國啟動超額預算法案加快國防重整,歐盟內部也開始認真討論“減少對美國依賴”的共識。
在中東,他提出“接管加沙”的構想,遭到國際社會一邊倒的反對。紅海方向更是一言難盡:美國“杜魯門號”航母在胡塞導彈的威脅下節節后退,甚至傳出一架艦載機在混亂中墜入海中的尷尬消息。伊朗那邊的核談判也遲遲沒有進展,特朗普“降服中東”的想法很可能只是一廂情愿。
貿易戰方面,看上去風風火火,實則后果不妙。制造業不但沒有立竿見影地回流,反而導致美國商品價格上漲,推高了老百姓日常消費的成本。美國商務部4月30日公布的數據也是直接打臉:2025年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計算居然萎縮了0.3%,創下三年來最差的記錄。而民調更是雪上加霜——ABC和《華盛頓郵報》的聯合調查顯示,特朗普執政100天的支持率只有39%,比2月還低了6個百分點,創下了歷任總統同期最低的紀錄。
面對這一連串的挫敗,特朗普越來越意識到,不能再在沒結果的事上繼續浪費時間。更何況,他在外交上的這三大議程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將資源和精力投向亞太。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自從他再次入主白宮以來,除了由國務卿魯比奧牽頭悄然從官網中 刪除了“不支持臺獨”的表述外,整個政府對印太事務顯得格外冷淡。而真正執行印太事務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又是一個主張低調干預的“孤立主義者”。他3月底訪問菲律賓和日本,發言內容幾乎就是拜登時代的翻版,沒有什么新主張。連美菲“肩并肩”軍演,首次加入“全面戰爭情境”,也是沿襲前朝設定,完全沒有“特朗普”政府的想法。
換句話說,特朗普急需把戰略重心從戰事膠著的烏克蘭,轉移到與“東大”的戰略競爭和國內經濟治理上來。在他看來,俄烏戰爭不威脅美國本土安全,也影響不到國內的選票,美國不能繼續當冤大頭。
而這也是美國退出談判的第三個原因,他想把俄烏停火這個“燙手的山芋”甩給別人。
一直以來,華盛頓都是俄烏問題的“主導者”,說白了就是誰都得看美國的臉色行事。雖然這一角色有助于維護美國的地緣戰略利益,但也在無形中排擠了其他國家的參與空間,成了制約停火的一個障礙。
現在,美國突然宣布“我們不當主要調解人了”,實際上是想把調停責任推給更多國家。特朗普的算計在于:第一,美國已經獲得了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其他國家再介入也沒有多少油水可撈。第二,美國退出,更容易形成一個多邊參與、力量平衡的新格局,并有可能推出一個能被各方認可的 均衡的停火方案。
等其他國家把和平方案搞得差不多了,美國再介入也不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