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問題查擺怎么寫?有兩個原則需要遵循。
一是有層次。學習教育共給出28個問題,其中11個是必答題,11個是選答題,6個是補充題。撰寫過程中,要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取舍。為方便大家借鑒使用,本文對28個問題一一進行梳理,大家在借鑒時,要加以區分,適當進行合并。
二是有邏輯。本文在撰寫過程中,保持簡潔精練,但是撰寫每一個問題表現,都采取“情況+表現+后果”的邏輯撰寫;每一項整改措施,都按照“依據+做法+成效”的方法撰寫。大家在借鑒時要注意把握。
一、納入集中整治的11個問題
1.不擔當不作為
問題表現:
當前個別人員在工作中有擔當意識薄弱、責任落實虛化等情況,工作中過于強調權責邊界劃分,忽視問題實際解決,有的當甩手掌柜,有的做隔岸觀火者,有的當擊鼓傳花人;遇有問題,不愿扛重擔、不敢破堅冰、不會解難題;個別時候矛盾上交、責任外推,面對復雜問題有畏難情緒、觀望心理,不愿、不善、不肯、不會擔當,主要是認知有偏差,斗爭精神弱化,能力本領恐慌,導致“問題雪球”越滾越大,“責任真空”持續蔓延。
整改措施:
一是厘清履職坐標。嚴格按照崗位職責,建立權責指引清單,劃清“責任田”、立起“坐標系”、織密“制度網”,構建有效協作鏈條,建立聯動機制,破除“責任孤島”,打通“擔當梗阻”。
二是激活攻堅動能。加強教育引導,激發擔當奉獻精神,樹立作為有位導向,為改革者撐腰鼓勁,給奮斗者搭建舞臺,讓“躺平”的人如坐針氈,使“擺爛”的無法立足,真正讓實干者吃香、讓擔當者有位、讓攻堅者出彩、讓躺平者出汗
2.業績觀偏差
問題表現:
部分工作出現“攤大餅”、撒“胡椒面”情況,有時過度聚焦“可視化”“可量化”項目,資源分配向“地標性”“展示性”項目傾斜,隱形重復建設,透支可持續發展潛力。個別工作出現“面子光鮮亮麗,里子千瘡百孔”情況。
整改措施:
一是樹立科學導向。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年度工作和長期規劃,引導大家向“中心工作”聚力,向“重點工作”傾斜,向“創新工作”扎根,依靠業績“說話”,憑借工作“發聲”,依仗“績效”引導,對華而不實“說不”,對隱形建設“喊停”。
二是堅持長期發展。提高工作站位,將某某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按照年度計劃安排,一步一個腳印,爭創新成績;樹立系統觀念和整體思想,拓展業績維度,延長業績鏈條,創新業績方法,立足當下事夯實發展基礎,著眼長遠事探索發展,推動業績穩步增長、逐年提高、穩步提升。
3.工作執行“一刀切”
問題表現:
執行過程中機械套用統一標準,忽視區域差異與專業特性,導致部分規定無法落地,深入結合發“水土不服”;個別工作為凸顯執行力度,增設條件、拔高門檻,導致“壓力傳導層層遞增、資源保障層層遞減”。
整改措施:一是真抓實做。二是聚焦重點。
4.工作效率不高
問題表現:
會議活動安排過密,參會聽會時間較長,個別時候存在“以會傳會”“被動參會”現象;文稿內容存在模板化套用現象,過度強調形式規范卻忽視實際指導價值,存在“文稿空轉”與工作推進脫節現象。
整改措施:一是提高會議效能。二是提高文稿質量。加強專業寫作能力培訓,強化文以載道思想,倡導千字文,撰寫經典文;嚴格落實公文寫作規范,力求簡潔明快、“干凈”有效;組織文稿評估,對操作性不足的文稿堅決“退文”。
5.減負不力
問題表現:
評價基層過度依賴影像資料、臺賬記錄等表象材料,導致基層為“留痕達標”耗費大量精力編排場景、修飾數據;同一事項面臨多頭重復督查,填報口徑頻繁變動、表格模板互不兼容,造成“數據打架”“材料回爐”。
整改措施:一是重塑考核范式。二是加強聯建聯用。建立報表統一樣式庫,實行“一表多用、動態更新”,對多頭索要同類材料的部門及時提醒。
6.脫離群眾
問題表現:
工作中過度追求“顯性指標”,存在“重門面輕里子”"傾向,對基層的急難愁盼問題回應遲緩;基層反映情況的渠道單一,難點痛點無法及時反饋到位;服務群眾方法不多,面對面服務,手把手幫建的情況較少,沒有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暖心人、知心人。
整改措施:一是架設連心橋梁。二是開展辦實事活動。
7.接待走樣變形
問題表現:
接待中存在“下沉變異”“暗度陳倉”現象,呈現“化整為零”態勢,分批次、分開請,個別時候“移花接木”轉嫁關聯單位,培訓期間出現“只請一次吃”現象,“舌尖上的漏洞”屢禁不絕。
整改措施:一是嚴格落實制度。二是減少來往接待。
8.收送物品
問題表現:
非正常禮品往來呈現“線上化”“代際化”特征,存在借傳統節日之名通過線上郵寄實現“隔空操作”;個別單位出現“中間人”實施“物理隔離”,利用物流代收、寄存轉交等方式,形成“影子鏈條”,帶來不良影響。
整改措施:一是加強管理。二是加強教育。
9.借機出游
問題表現:
部分外出行程存在“搭車游”“曲線游”“順道游”的現象,個別人出現延長在途時間實現變相旅游;個別培訓增加編造活動方案,以“學術交流”“業務研討”包裝觀光項目,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變相出游。反映出學習教育力度不夠,個別人員仍有僥幸心理,必須堅決制止。
整改措施:一是加強行程管理。二是嚴控項目源頭。
10.建設過度
問題表現:
建設中過度追求"地標效應"與"視覺排場",存在超規模配置非必要功能空間現象;部分場所裝修標準嚴重偏離實用需求,采用豪華裝飾鋪張堆砌,導致運維成本倍增;個別物品用品標準較高,抬高綜合成本。
整改措施:一是強化功能導向。二是實施硬性約束。
11.考察不規范
問題表現:
部分考察行程存在“貼牌考察”現象,考察線路是“經典線路”,考察對象是“典型榜樣”,考察方式“雷打不動”;同一領域反復考察,重復考察、扎堆考察,基層只能“一個方案重復使用”“一套材料多方應付”,考察內容趨同、建議空泛,缺乏考察實效。
整改措施:一是辦求實效。二是嚴格把關。
二、未直接指出的11個問題
1. 深入基層扎堆
問題表現:
工作中過度聚焦"樣板路線"展示效應,導致多部門對同一點位重復調研、扎堆觀摩,基層陷入"迎檢專業戶"困境;部分考察停留于看展板、聽匯報層面,迫使基層為應對檢查虛構數據、美化臺賬,真實問題被"盆景式"展示遮蔽,影響決策科學性。
整改措施:一是務求實效。二是力戒“虛功”。采取不定行程、不作預告、不搞形式、不需陪同方式,深入基層一線聚焦群眾日常關切的身邊事,在家長里短中捕捉"弦外之音";關注百姓生活面臨的煩心事,在柴米油鹽里聽出“話外之音”,通過解決實際困難,把“牢騷話”轉化為“點贊聲”。
2.檢查過多過頻
問題表現:
工作中過度依賴高頻次、碎片化檢查推動落實,檢查存在標準模糊、多頭重復現象;考核評價過分強調影像印證、臺賬完備等表象指標,導致基層耗費大量精力補場景、填數據,實際工作成效被形式化流程稀釋。
整改措施:一是校準實績“標尺”。二是擠干"虛痕水分"。
3.過于注重包裝
問題表現:
開展活動片面注重形式包裝,過度運用可視化載體進行成果展示,存在片面追求傳播熱度、弱化實踐價值傾向,部分圖文影像存在內容懸浮、與實際成效匹配度不足。
整改措施:一是加強統籌。二是提高內涵。
4.進出結構失衡
問題表現:
存在資源配置與核心任務關聯度不高現象,部分支出流向非必要領域。重復性、低效化投入時有發生,設施設備重復添置、場所反復改造升級情況。
整改措施:一是建立分級分類保障標準,二是按照"保基本、促發展"原則,建立基礎保障與效能提升雙線保障模式。
5.服務行為缺失
問題表現:
個別崗位存在履職方式偏差,服務過程中偶現本位傾向。開展服務存在選擇性應答、機械式處置現象;事項辦理過程中偶發附加條件、增設環節等非必要程序,出現區別對待、彈性裁量情況,影響服務質量。
整改措施:一是規范服務行為。二是健全約束體系。
6.資源配置不合理
問題表現:
基礎建設領域存在標準執行不嚴格情況,部分場所實施超出功能需求的裝修改造;設施設備配置存在超前化傾向,材料選用、技術參數超出實際需要;場所功能迭代存在過度化現象,反復進行非必要翻新升級,造成資源浪費。
整改措施:一是嚴把“高標準”。二是排好“優先序”。
7.不理舊賬問題
問題表現:
部分領域存在跨周期工作銜接不暢現象,影響事務處理的延續性。個別人員對既有工作存在選擇性承接傾向,對需持續投入的事項采取回避態度;有時存在“重開張輕收尾”傾向,導致部分項目循環建設,造成資源重復投入。
整改措施:一是強化接續意識。二是合力解決問題。
8.參與活動不規范
問題表現:
工作中從嚴管已思想不牢,八小時以外活動舉辦邊界不清,私人活動過多過頻;正常人情往來,增設非必要環節,通過擴大參與范圍形成事實上的多層操辦;常規禮儀往來異化為物質交換載體,留下關聯隱患。
整改措施:一是嚴格落實規定要求。二是強化文化引領。
9.經費使用不規范
問題表現:
為激勵獎勵員工,超范圍設置“工作激勵獎”“崗位奉獻獎”“卓越年度獎”等,獎金發放金額較大;個別時候,以員工福利為名,擴大發放范圍,將無關人員納入,采取湊人頭補經費的方式,多發錢物。
整改措施:一是嚴控支出。二是規范經費流向。
10.車輛管理缺失
問題表現:
車輛管理粗放化,調度使用不規范,個別車輛成為特定人員“專屬座駕”;個別活動使用公車,特殊情況派遣公車接送人員進出消費場所,影響單位形象
整改措施:一是嚴格車輛管理。二是嚴格人員管理。
11.家庭關系管理失范
問題表現:
個別人員存在職務行為與家庭生活邊界模糊現象,對親屬從業領域引導不足,存在利用職業關聯開展經營活動情況;家庭重大事項報備存在選擇性披露傾向,對配偶子女異常行為缺乏有效約束,形成隱性問題。
整改措施:一是強化身份認知。二是構建約束體系。
三、隱形變異問題
1.文本載體異化
問題表現:
存在文稿制發與實效需求脫節現象,執行效力呈現弱化趨勢。發文時采取“工作參考”“交流材料”等非正式載體變相部署任務;內容設計存在虛化傾向,過多使用原則性表述,缺乏量化指標和進度節點;存在“以文轉文”現象,簡單復制上級要求未結合本級實際轉化;存在多頭重復發文情況,同一事項多部門交叉下達,導致基層執行標準混亂。
整改措施:一是規范發文機制。二是優化文本質量。
2.活動較多
問題表現:
為了便于開展工作,統一上下共識,習慣集中部署,次數過多;集中培訓項目重復,活動質量不高,影響工作落實。
整改措施:一是提高議事質量。二是減少培訓。
3.考評考察兩張皮
問題表現:
考評與考察機械合并任務,督導檢查與考察評估目標混雜、流程交叉,既未突出督導的嚴肅性,又弱化了考察的深入性,形成“兩頭抓、兩頭空”局面;增加重基層負擔,同一時段要求基層單位既準備迎檢臺賬又填報考察數據,出現“一天迎三檢、報表重復交”的情況。
整改措施:一是擰緊“責任鏈條”。二是做到“雙管齊下”
4.改革承接效能弱化
問題表現:
存在改革推進與基層承載不匹配現象,權責下放有“挑肥揀瘦”傾向,資源配套有“半程斷鏈”問題,放責不放某,放小不放大,放虛不放實,導致一些基層承接能力不足。
整改措施:一是壓實工作責任。二是靶向補短板。
5.交往管理不嚴
問題表現:
個別人員消費場所選擇存在轉移傾向,通過分時段、多地點方式參加宴請;禮物收受呈現技術化特征,采用電子憑證、虛擬貨幣等新型載體贈送昂貴包裹,造成較壞影響。
整改措施:一是扎緊行為“鐵籬笆”。二是筑牢物流“防火墻”。
6.自我約束不嚴
問題表現:
個別人員為追求進步,對上高度重視,匯報工作過度美化成效,“選擇性反饋”“成果式匯報”較多,對上關注事項舍得投入,工作熱情較高;對群眾關切問題避重就輕,批評的時候多,幫建的時候少,個人形象有待提升。
整改措施:一是重塑價值導向。二是樹好形象。組織下沉擔任基層歷練,體會“報表深夜趕工”“矛盾一線調解”的艱辛;組織“小事扣大帽、瑣事上綱線”專項治理,對群眾反映問題較多,反響較大的人及時進行調整,讓“指手劃腳”的人沒有地位,丟掉崗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