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是革命老區,紅色資源豐富。近年來,當地紀委監委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提煉其中蘊含的廉潔元素,推動紅廉文化陣地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提高黨性覺悟,夯實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
近日,高郵三垛鎮革命斗爭史館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三垛鎮作為蘇中抗日根據地的關鍵戰場,1945年4月28日,“三垛河口伏擊戰”打響,新四軍出奇制勝,速戰速決,是抗日戰爭由局部反攻轉入全面反攻前的一次大規模殲滅戰。
志愿講解員楊卓然介紹,新四軍在三垛和河口之間,布下了龐大的口袋陣,大約長達7華里。因為這里水網密布,我軍有更多的隱蔽點,另外劉飛司令員在三垛地區有非常好的群眾基礎,所以把這個地方當做打伏擊戰的地方。當天下午三點,公路和水路上的敵軍大部分進入到了伏擊圈,我軍總指揮下達突擊命令。
“三垛河口伏擊戰”共殲滅日軍240多人、偽軍600多人,受到了新四軍軍長陳毅的嘉獎,在蘇中抗戰史上寫下了輝煌一頁。三垛鎮革命斗爭史館歷時一年精心籌建,其間來自軍事科學院、中國軍事博物館、省新四軍研究會等相關單位的專家,進行了數輪嚴謹論證。最終,該館以文字敘述、物件陳列、報刊展示、現代影像等多元形式,向世人娓娓講述蘇中抗戰史上這段波瀾壯闊的傳奇篇章。
江都獨立團保衛股長包可悅女兒包曉靜介紹,今天她向紀念館捐贈了爸爸的遺物,是一個雨披,從日本侵略者搜剿過來的。把他的遺物捐贈給紀念館,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據了解,該館將作為“紅廉課堂”,把伏擊戰中“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等紀律要求,與當代反腐倡廉教育有機融合。
三垛鎮鎮長許仁園介紹,把館里面信息內容更加完善,更加注重質量,來確保紅色文化更加貼近歷史的變遷。以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把紅色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來源: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