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有很多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高速上面,新能源汽車的長途出行難題在車流高峰中暴露了出來。
很多人是開著綠牌的車子扎堆進行出行,那些平時忽略的問題突然就像放大鏡看螞蟻一樣清晰可見。
在浙江的高速服務區上,張先生是盯著自己的手機上的充電排隊提醒嘆氣道:早上8點到服務區前面排著12輛車充電樁顯示要等待300分鐘。
像這樣的場景并不是個別的例子,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假期首日全國高速充電量突破了7200萬千瓦時,創下了歷史的一個新高,是平時的2.4倍。
更扎心的是即便服務器的充電樁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7%,熱門站點平均每個充電樁要服務727輛車。車主們說:這不是在充電站,是新能源車主的春運現場。
李女士的遭遇也是讓人頭疼:導航顯示還剩150km的續航,開著空調堵了三個小時以后,儀表盤直接就閃紅色報警了。
實測數據顯示,當車速超過120km/h的時候,電池續航普遍會縮水40%,北方的車主開暖風續航的時候續航直接是腰斬了。
更讓車主肉疼的是假期高速充電費飆升到了2塊錢每度10度電池充滿需要140塊錢,比同級油車的加油還貴了26%,有車主說省下的油錢全部貼給了充電樁。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家能源局也是亮出了組合拳,年內會新增3000個高速充電樁和5000個充電車位,并且開始試點500kW大功率充電樁,單日可以服務216輛車,節假日增派移動充電車實時充滿80%強制離場的規則。
在濟南的服務區新投入的智能充電站讓排隊的時間壓縮到了10分鐘,車企也沒有選擇蔚藍開放換電站給所有品牌,小鵬上線充電熱力圖,幫助車主錯峰補能。
有專業的司機分享了省電技巧,如果在高速上保持90碼的車速是比較省電的,提前查好沿途的充電樁的實時狀態。
數據證實合理的控制車速,能量續航提升30%。還有車主發現下高速5km內的市區充電樁費用比服務區低40%。
雖然現在高速服務區還掛著充電排隊三個小時的電,但是也在慢慢的發生變化,我們國家充電樁數量去年增加了65萬臺,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讓充電時間有望縮短到10分鐘。
你有假期開電車出門的經歷嗎?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本文數據來源于國家能源局、央視新聞及汽車之家研究院等權威機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