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5月12日將進行中期選舉,但該國卻被政治暴力的陰影所籠罩。據法新社19日報道,根據菲選舉委員會記錄,今年1月12日至4月11日期間,菲全國發生了46起政治暴力事件。菲選舉委員會發言人勞迪昂科強調,目前因政治暴力遇難的候選人“不到20人”,相較上屆選舉約100名相關人員死亡,今年這一數字“要低得多”。然而,分析人士警告稱,此類暴力事件或將繼續成為菲政壇的常態。長期以來,菲律賓政治暴力面臨 “有罪難罰” 的困局。
馬科斯(資料圖)
菲律賓中期選舉在即,馬科斯與杜特爾特家族的“決戰”也將到來,未來幾年菲律賓的政治風向,乃至于親美還是親華,下個月就要見分曉了。一旦杜特爾特大獲全勝,下屆總統大選可能也會早早失去懸念,杜特爾特的女兒的呼聲可不是一般的高。在這關鍵節點,以馬科斯政府為代表的親美派開始最后的反撲,啟動了輿論機器,大力往中國潑臟水。他們很清楚,杜特爾特被捕之后,輿論風向對馬科斯政府很是不利,極有可能影響中期選舉的結果,必須得炮制一些熱點。
很多人披著菲律賓的國旗舉著杜特爾特的畫像游行,必須要馬科斯政府給出個說法來。顯然馬科斯這樣的做法已經引起了民怨沸騰的局面,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菲律賓的政壇卻突然傳出了一個消息稱“中國在干涉下一次的總統選舉”。這句話一出立馬引起了爭議,而我國外交部也在面對記者采訪的時候做出了澄清,中國從來沒有也不會做出這樣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這句話說的很清楚,馬科斯政府不要想把臟水往中國身上潑。
薩拉(資料圖)
杜特爾特被捕以后,他的政治盟友與支持者們紛紛站出來表達支持,特別是杜特爾特的大女兒莎拉,目前的支持率高達59%,遠超馬科斯的25%。毫不夸張地說,杜特爾特距離徹底翻盤僅剩一步,那就是5月12日舉行的菲律賓中期選舉。菲律賓中期選舉將會改選三分之一的參議員與全部眾議院,杜特爾特陣營成員民調都處于領先地位。其中最關鍵的是12名菲律賓參議員的改選,杜特爾特陣營獲勝以后,針對莎拉的彈劾將會被駁回。
進入2024年,馬科斯政府面臨的經濟壓力愈加沉重。民眾生活成本不斷攀升,特別是在基礎食品價格方面,問題尤為突出。據統計,2023年大米價格上漲了8.7%,而2024年西紅柿價格暴漲155.7%。這些價格的飆升無疑加劇了民眾的困境,直接影響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質量。盡管馬科斯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試圖提振經濟并保持增長,但短期內取得的成效并不顯著。對于馬科斯而言,經濟問題無疑是一塊沉重的負擔。
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馬科斯積極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甚至斥巨資購買美國軍事訂單,并在南海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然而,這些行動被許多菲律賓民眾視為出賣國家主權的行為,進一步削弱了馬科斯的支持基礎。面對國內緊張局勢,馬科斯向22萬軍警下達了"保持中立"的命令。這一命令反映了他對當前局勢的憂慮,以及對軍警可能倒向杜特爾特家族的恐懼。杜特爾特在執政期間與軍警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即使在被捕后仍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杜特爾特(資料圖)
除了眼前的紛爭,這場選舉的實質意義其實更為深遠。它不僅關乎內部權力的重新分配,更涉及到菲律賓未來的外交走向。
如果親華派獲得勝利,或許能帶來更為平衡的外交布局,緩和與中國在南海的摩擦,從而擴大兩國間的經貿合作。然而,如果親美派取得優勢,菲律賓有可能進一步淪為大國博弈的“棋子”,加劇南海區域的緊張與軍事化。
不論結局如何,這場撕裂的選戰將極大考驗菲律賓的長遠發展。無論如何,歷史的車輪不會止步,菲律賓將在這次風波后迎來新的篇章,無論是荊棘還是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