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不斷倒行逆施之下,中俄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的壓艙石。如今,俄總統普京即將迎來一位重要客人。同一時間,特朗普公開認慫,承認一項重大失敗。
中方訪問俄羅斯前3天,普京在紀錄片中高調宣稱,“中俄關系增強全球穩定”,這是普京對中俄關系的最新表述。
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將分別參加在莫斯科、明斯克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方也將在5月7日至1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俄合作深化的一個最新體現。
普京在紀錄片中直言,中俄關系是“深層次的戰略協作”,其穩定性直接對沖了全球動蕩的加劇。普京更是預言,未來七國集團的經濟份額持續萎縮,亞太將徹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普京強調中俄關系,有著很大的深意。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加速“向東看”,2024年,中俄貿易額大幅突破2000億美元,雙方經濟高度互補。俄羅斯希望進一步擴大同中國的經濟聯系,與中國簽署新一輪能源與科技合作協議。
在軍事方面,中俄每一年都會舉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中俄雖然沒有建立軍事同盟,但莫斯科方面坦言,“中俄軍事互信達歷史頂峰”。
俄羅斯人士早已指出,中俄正在構建非西方中心的國際秩序,其核心是“去霸權化”規則,這比冷戰時的軍事同盟更具顛覆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俄進一步深化高層往來之際,等不來中方電話的特朗普,正在遭遇一場重大失敗。
特朗普競選時數十次公開承諾“24小時終結俄烏沖突”,卻在5月4日NBC專訪中改口稱,“也許俄烏不可能達成協議”,甚至暗示他可能放棄斡旋俄烏。
從本質上來看,特朗普的這一失敗,是必然的。美國既要通過礦產協議綁定烏克蘭,又想借制裁施壓俄羅斯。這種既要又要的政策,導致俄烏雙方都不愿意聽從美國的安排,讓美國的信用大幅垮塌。
除此以外,美國副總統萬斯主張“以現有邊界線妥協”,國務卿魯比奧卻堅持“俄方必須撤軍”,內閣意見分裂讓美國斡旋談判失去方向。
如今,俄烏談判的主動權,已經完全在俄羅斯手中。俄總統普京宣布5月8日到11日單方面停火,但澤連斯基堅持“30天停火方案”,俄羅斯不會按照烏克蘭的要求作出讓步。
西方媒體評估,俄軍通過“混合動員”,在烏克蘭已擴充至近70萬兵力,遠高于烏軍數量。普京更在紀錄片中自信宣稱:“俄羅斯有足夠實力取得戰爭順理成章的結局”。
普京明確表示“希望無需動用核武器”,但強調俄軍已做好一切必要準備,足夠應對北約威脅。過去三年,也就是俄烏沖突爆發后,他幾乎每天都在克里姆林宮過夜。
可以說,相比于特朗普,普京要更為堅毅。特朗普從一開始就把調停俄烏視為一筆買賣,其若無法說服俄羅斯停火,也就無法保證美國在烏克蘭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