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參加完閱兵,越南突然翻臉,中國南海迅速亮出底牌
4月30日,越南搞了場挺大的紀念活動,中國儀仗隊去了,氣氛看著挺友好。
結果過了沒幾天,越南就站出來喊話,說"有人"在他們所謂的"懷安礁"搞主權動作,是在侵犯他們的領土,還說要抗議。
這"有人",誰都明白,指的就是中國和菲律賓。
這個變臉速度確實快。前腳剛邀請中國部隊參加慶典,后腳就喊著主權受侵犯。
這種做法怎么看怎么別扭,但你要是看懂了越南的套路,也就不會太意外。他們現在玩得就是那種"合作可以有,但南海主權寸步不讓"的策略。
這套邏輯很清楚--能一起辦活動,也能隔天唱反調。 越南的操作說白了就是"兩面下注"。
表面上繼續和中國搞好關系,畢竟靠中國經濟這條線他們不能斷;可在背地里,對南海的立場一點沒松。
這樣做,一方面是給自己留后路,另一方面也是要在國際上刷存在感,讓外界覺得他們不是在"依附"中國,而是在"堅持原則"。 這不是第一次他們這么干了。
越南外交這幾年就像根竹子--哪邊風大就往哪邊靠,但核心利益絕不松口。這就是所謂的"竹子外交"。
而越南這次的抗議,其實也不僅是說給中國聽的,更多是說給東盟其他國家、還有美國和日本這些外部勢力聽的。
就是想告訴大家:我越南在南海也是有話語權的,誰都別忽略我。 不過,中國這邊的回應也不含糊。
越南剛抗議完,我們這邊馬上就宣布:南海要搞軍事訓練。
時間地點直接發通告,禁止其他船只靠近。信號很明確--南海的事,中國說了算,誰跳出來鬧,沒用。
主權的事,不靠嘴說,靠行動落實。
這次訓練的時間雖然不長,只有兩個小時,但這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告訴外界,我們在南海有行動,不是隨機,而是常態。
你抗議也好,叫囂也好,該干的事我們照樣干。而且像這種封海演訓,本身也是一種策略。
既是例行訓練,也是態度表達。
南海這種地方,不是你說誰的就是誰的,得看誰能真正在那站得住腳。
從更大的背景看,中越關系現在確實微妙。一方面,兩國在很多領域合作加深,尤其是經濟上,越南也想從中國這兒得到更多技術和投資。
但在南海問題上,他們不可能松口。對越南來說,這關乎他們的國家認同,是絕不能退的"政治紅線"。
這也是為什么,中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正面回擊越南,但行動上一點沒慢。
不說狠話,但出硬招。
該登陸的島礁繼續登,該裝備的部隊繼續裝備。反應不激烈,但節奏穩扎穩打。
對這種"口頭抗議"不需要正面回應,但背后要時刻準備應對更大變數。 南海問題,不只是中越之間的事。
菲律賓最近也在作妖,美國、日本也在找機會插手。這片海域看著平靜,其實一直在暗流涌動。
中國現在做的,就是提前部署,做好準備。不靠嘴仗解決問題,靠的是實力說話。
回頭看越南這波操作,其實也能理解。他們也知道,跟中國鬧僵沒好處,所以表面上還維持一個平衡。
但內心那點小算盤,也寫在臉上。
這種"雙面人"操作看多了,也就麻了。
他們就是想在中美之間找機會,在地區博弈中撈到最大好處。只不過,這種模式能不能一直奏效,還得看接下來各方的動作。
對中國來說,南海主權問題從來不是可以妥協的議題。不管誰站出來吆喝,最終看的還是誰能把控全局。
這也是我們不斷提升海上軍力,不斷加強島礁建設的原因。
與其天天糾結誰說了什么,不如靜靜看誰做了什么。
說到底,這種你來我往的局面,在南海還會繼續。但重要的是,中國的底線很明確,節奏也很清晰。
和平是手段,主權是底線,不容挑戰。 不動聲色地應對挑釁,不起沖突但不退讓。
這就是中國在南海的基本態度。既不主動出擊,也不輕易示弱。
誰來挑事,都得掂量掂量。
接下來,南海局勢可能還會反復,越南會不會繼續上綱上線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動作不會停。戰略節奏一旦開啟,不會因為幾句抗議而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