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日,以色列媒體援引一位匿名的以色列高級官員的話稱,當地時間4日深夜,以色列安全內閣一致批準擴大以軍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計劃。
據報道,該計劃預計將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中東之行后實施,在此之前,以方將努力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就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耶路撒冷郵報》網站截圖
特朗普將于5月中旬訪問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卡塔爾三國。這是他今年1月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后的首次出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分析指出,以色列擴大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可能會給特朗普的中東政策目標"添亂",加劇地區緊張并阻礙阿以關系正常化進程。
特朗普前往中東本是希望給中東盟友營造美國可以為地區國家帶來安全和發展的景象。如果此時以色列加大對加沙的軍事行動,造成的潛在后果很可能和特朗普的希望相左。
在特朗普的政治規劃中,實現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關系正常化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內容。此次特朗普同中東國家領導人會面時,也肯定會提及巴勒斯坦問題。但是目前導致阿以關系停滯不前的一個核心要素,就是巴勒斯坦問題遲遲沒能得到公正解決,巴勒斯坦的建國權難以得到保障。很多阿拉伯國家都明確表示,如果巴勒斯坦問題不能夠得到解決,就不會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
目前美以面臨的壓力都非常巨大。如果以色列此時加大在加沙的軍事運作,勢必會讓本就已經很尷尬的氛圍進一步僵化。因此為了配合特朗普的中東之行,以方有意推遲了相關行動的具體開始時間。但是以色列此時先行進行預告,也是在明確表達采用武力消滅哈馬斯的堅定立場,試圖顯示以色列對外部壓力不為所動。
也門胡塞武裝當地時間4日發表聲明稱,使用一枚高超音速彈道導彈打擊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準確命中目標。
阿拉伯媒體分析認為,胡塞武裝此次行動可以說是對以色列和美國的雙重回應,一方面是對加沙地帶的聲援,另一方面則是表明,美軍的空襲沒有削弱胡塞武裝的意志和能力。
有評論認為,此次本-古里安國際機場被導彈擊中,傷害性不大,但羞辱性極強。作為以色列最重要的對外通道,本-古里安國際機場位于以色列中部,靠近特拉維夫,一直都是以色列防空系統重點保護的目標。但是這一次,無論是以軍的"箭"式遠程反導系統,還是美軍在以部署的"薩德"反導系統多次嘗試攔截,均以失敗告終。
以色列媒體認為,此次襲擊雖未直接造成巨大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暴露出以色列防空體系的短板,引發國內外對以色列防空能力的質疑,加劇了對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的擔憂,并且在短期內或將對以色列旅游和貨運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引發民眾安全焦慮。
對此,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4日晚間表示,以色列將在其自己選定的時間和地點對也門甚至伊朗發動重大打擊,并稱這將不是一次性的行動。
以色列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分析認為,預計以色列會在美國的支持和協作下,對也門港口等重要設施實施一定規模的直接空襲,只是何時進行尚難以判斷。
△路透社報道截圖
李子昕分析認為,以色列此次借胡塞武裝襲擊事件威脅要對伊朗動武,既是為了回應胡塞武裝的攻擊、彌補自身防御漏洞,同時也是配合美國施壓伊朗核談判,但軍事行動的后果,以色列還需掂量掂量。
胡塞武裝此次成功對以色列境內目標實施了遠程導彈打擊,這肯定會被以色列視為極端的敵對行動,以方大概率會進行反擊。
以色列一直將胡塞武裝認定為伊朗在本地區的重要代理人,在以色列眼中,伊朗必須要對胡塞武裝的行為負責。因此胡塞武裝襲擊以色列目標為以色列提供了對伊朗實施軍事報復的借口。
以色列國內極右翼一直宣稱要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重點要打擊伊朗的軍事基礎設施、核設施以及關鍵的能源基礎設施。以色列希望對伊朗采取先發制人的打擊也是為了在軍事威懾方面取得更大主動權。
美國和伊朗當前正在進行的核談判即將進入具體的技術細節部分,同時,新一輪談判也出現了波折,邊施壓邊對話或許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常態。而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威脅可以理解為美以合作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的一部分。
以色列沒有放棄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計劃,但是也必須慎重考慮軍事行動的后果。美國總統特朗普顯然不愿意對中東再投入更多資源,也不愿意被卷入新的中東武裝沖突。如果以色列貿然行動,美國后續會在多大程度上以什么方式支援以色列,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