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原來需要依靠吸氧機維持生命的終末期肺病患者王垣清,兩年后竟完成了歷時25天、跨越超過1500公里的騎行壯舉。
“從沈陽一路騎行到了杭州,沒想到自己真的辦到了!”5月3日,在杭州等待復查的王垣清對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說,1500多公里,不僅是一段地理距離,對他來說更是一場生命的涅槃。
王垣清騎行途中,受訪者供圖
王垣清的肺病史長達16年,氧氣機都用壞了好幾臺。因長年的肺病史讓他的生活被禁錮在氧氣管內,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接連而至……病情惡化時,王垣清甚至需要24小時吸氧,有時候家里停電,必須趕到醫院“保命”。
2022年,王垣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肺移植及普胸外科主任韓威力團隊的救治下,經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COTRS),他匹配到合適的愛心供肺并順利進行雙肺移植,重獲新生。
身為退役軍人,術后王垣清遵醫囑進行嚴格的康復訓練,并漸漸愛上騎行。“每蹬一步,都像是向過去的自己告別?!睆拿刻鞄坠锏綆资?,王垣清逐漸找回生命的活力。
“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讓他們看看‘新肺’的狀態。”帶著這份信念,王垣清決定從家鄉出發,千里騎行到杭州,用行動碾碎“移植患者無法擁抱自由”的偏見。
王垣清騎行途中,受訪者供圖
剛開始,王垣清的行動不但遭到家人反對,連韓威力主任團隊也有擔憂:“肺移植患者免疫力較低,長途運動可能引發感染或排斥反應?!?/p>
“肺移植患者若進行高強度運動,必須嚴格遵醫囑,定期復查確保移植肺功能穩定、避免過度疲勞引發免疫波動、隨身攜帶抗排異藥物并及時應對突發狀況。”每天要吃5次藥的王垣清在騎行過程中嚴格遵醫囑,并配備了應急藥物,堅持不懈。
王垣清(左四)騎行到杭州,向韓威力(左三)團隊醫護人員獻花致敬。浙大一院 供圖
“我想告訴病友,肺移植術后病人不僅能夠融入正常生活、參加工作甚至可以比正常人活得更健康,醫學能創造奇跡,但我們自己也要成為奇跡的一部分,好好活著的信念能讓靈魂重新飛翔?!碑斖踉遢d著二十多斤重的行李,抵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慶春院區的北門廣場上,摘下頭盔,向韓威力團隊揮手時,這份信念已跨越千里,王垣清用自己的方式實現對韓威力團隊醫護人員的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