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朝鮮《朝中社》的報道,金正恩對朝鮮某坦克廠進行了視察,并公開了朝鮮“天馬2”坦克目前的最新狀態。最新版的“天馬2”主戰坦克從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集齊了中美俄三國主戰坦克的強項。
125毫米坦克炮、毫米波相控陣雷達、主動攔截系統、遙控武器站、重型爆炸反應裝甲。可以說,朝鮮幾乎是把所有能堆疊的技術都堆疊到最新版的“天馬2”上了。
先來聊坦克炮,朝鮮坦克此前主要使用的是從T-62坦克上沿襲而來的115毫米坦克炮。雖然說目前世界上能造火炮的國家不少,但能造120毫米/125毫米這種大口徑高膛壓坦克炮的國家沒幾個。
如果朝鮮的這款125毫米高膛壓坦克炮并不是進口的,而是朝鮮自己制造的。那么朝鮮恐怕已經擁有了萬噸級的水壓機,以及相應的電渣重溶技術和身管自緊技術。如果是進口的,那么最大的來源地,應該就是俄羅斯了。
畢竟,朝鮮這些年來在軍事技術領域,和俄羅斯展開了頻繁合作。直接從俄羅斯進口一些原裝的125毫米高膛壓坦克炮,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
最新版“天馬2”主戰坦克上的亮點,是其主動攔截系統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坦克炮塔上的毫米波相控陣雷達,外形和布置位置和美制“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很像。同時,其主動攔截系統的攔截彈發射裝置,也從原本的炮塔下方,移到了炮塔頂部。
此前版本的“天馬2”型主戰坦克主動攔截系統的攔截彈,和俄羅斯的T-14型主戰坦克一樣,位于炮塔下方。可人家俄羅斯的T-14主戰坦克用的是無人炮塔,朝鮮原本的“天馬2”這么生搬硬抄,顯然是不知道這么設計的用意。
令人比較迷惑的是,原本位于“天馬2”車體側面的可折疊式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似乎沒有變動。要知道,朝鮮人一開始之所以要將其設計為可折疊式的,就是為了給炮塔下方的主動攔截系統攔截彈發射裝置騰出攔截路徑來。
而最新版的“天馬2”已經將攔截彈從炮塔底部移到了炮塔頂部,按道理完全可以將原本的折疊式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改成固定式的。不僅能夠給炮塔內部騰出更多的空間來,而且還可以降低出現故障的概率。
最新版的“天馬2”主戰坦克遙控武器站,也出現了變化,早先版本的“天馬2”上裝備的遙控武器站。不僅觀瞄設備比較簡單,而且使用的還是一門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
最新版的“天馬2”所裝備的遙控武器站,則增加了更多的紅外光電觀瞄裝置。朝鮮坦克兵可以直接躲在坦克內,使用這座遙控武器站為“天馬2”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護。
全新的遙控武器站,以及鋪設在車體側面的大塊重型爆炸反應裝甲,意味著朝鮮“天馬2”對城市戰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看來朝鮮“天馬2”預設的作戰環境,不僅有傳統的山地戰,還有城市戰。
而朝鮮的城鎮化率,明顯不如南邊的韓國。朝鮮方面很明顯并不局限于被動防守,一直在設想主動攻入韓國境內作戰。當然,以“三八線”距離韓國主要政治、經濟帶的距離來看,朝鮮最新版的“天馬2”型主戰坦克,還是有希望實現這一作戰場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