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油價,說漲就漲,一箱油動輒五六百,真的是越加越心疼。
照理說,這種時候,“開著更省的車”,應該越來越吃香才對。
可你發現沒——那些當年火遍全國的“油改氣”車,如今卻銷聲匿跡了。
尤其是在大城市,別說“油改氣”的車了,連加氣站都越來越少見了。
說來也是奇怪:明明便宜、省錢,為什么偏偏沒人用了呢?
很多人可能會下意識覺得,是“不夠省錢”,才被新能源淘汰了唄。
但問了幾個當年真用過“油改氣”的老司機,答案卻讓人意外:
因為論省錢,它真的不差!
你要知道,十幾年前的油改氣車,一公里成本差不多兩毛左右,
比起現在的插混、增程,來說——不輸!甚至還便宜點!
說白了,只要你不是開的純電車,“油改氣”的使用成本是足夠低的,甚至某些時候,還低于增程。
但即便如此,因為一些硬傷的出現,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放棄”!
首先,就是特別不安全。
說白了,現在電車再怎么被吐槽,好歹是正規車企造的:
全車都有完整的結構驗證、熱失控測試,甚至還在搞“電池車身一體化”,各種被動防護都拉滿了。
可“油改氣”呢?九成都是非法改裝的,安全隱患比電車嚴重多了。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油改氣的“儲氣罐”,它壓根沒地方安,只能塞在后備箱。
你想想,一個高壓易燃氣罐,就那么赤裸裸躺在你屁股后面,平時開著是省油了。
可一旦遇上追尾、或者強擠壓,分分鐘就是一場災難。
不信你看——
2021年2月,長春街頭一輛面包車就因為天然氣泄漏,剛一打火就直接爆炸,司機嚴重燒傷,幾秒鐘前還在正常開車,幾秒鐘后連車殼都炸變形了。
更早的時候,2009年四川也有一起慘劇:
一輛改裝天然氣的出租車被追尾,后備箱的儲氣罐爆炸,當場導致司機死亡。
你說這樣的風險,是省得起的錢嗎?
也正因為如此,早在2014年,國家質檢總局就明確發文:要對油改氣車輛加大監管,明確過渡期后不得再上路行駛。
考慮到這點,所以“油改氣”逐漸變少了。
此外,“油改氣”的故障率還很高。
說白了,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數“燒氣車”,其實都是“半路出家”。
它們原本是燒汽油的車型,后天被強行改成燒天然氣。
可問題是——天然氣和汽油壓根不是一個“脾氣”。
你別看都是能讓車跑起來的燃料,但兩者在點火溫度、燃燒速率、所需空燃比上,全都不一樣。
就像你原本養的是只貓,非要按照狗的方式去訓練它——能用,但用得別扭。
結果就是,發動機毛病不斷。
過來人總結得特別直白:
“抖動、啟動難、積碳快、氣門燒、缸體傷……啥毛病都有!”
尤其是一段時間后,很多油改氣的車都會出現發動機氣門燒蝕、氣缸拉傷的現象。
到最后你會發現:
發動機撐不了五年,就得大修;
修起來比買個新車都肉疼——當年省下的氣錢,全用來修車了!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
也正因為“油改氣”這套系統本身設計就不合理,連帶著保養成本也高得離譜。
怎么說呢?
簡單講,整套天然氣系統,看上去就加了個儲氣罐、幾根管子、一個電磁閥。
其實里頭用到了大量的橡膠件、塑料件、密封墊圈……
可別小看這些“小零件”——
天然氣是高壓存儲,系統一旦不嚴密,就可能泄漏,危險性比你想的要大得多。
所以這些橡膠、塑料部件,必須頻繁更換、定期檢查。
而且麻煩的是,這玩意不像輪胎、剎車那樣,能靠“公里數”算壽命。
它是按時間老化的!
哪怕你車停在車庫不動,三年時間一過,該換還得換。
再加上這套系統大多是“非原廠改裝”,工藝粗糙、標準不一。
一旦出現問題,維修保養只能找個別專門的門店,價格高不說,關鍵是:
出了問題沒人兜底!
你想想——省錢是為了省心;
可結果開著開著,動不動就得多花一筆修理錢、檢查錢、換件錢……
這種“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使用體驗,真不是誰都愿意長期忍受的。
于是乎,這又給了“油改氣”致命的一擊!
總的來看就是——
“油改氣”雖然便宜,但它省下來的那些油錢,早就被安全隱患、維修成本和使用麻煩抵消干凈了。
特別是在電車成本越來越低、充電越來越方便的今天,它這個“中間方案”,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再加上加氣站稀少,充氣也不方便,自然看不到這種車了,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