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農國際集團宣布,已正式啟動“沙漠綠洲農業計劃”,首站落地摩洛哥南部干旱區,標志著該集團在極端氣候農業技術上的首次大規模實地應用。該項目聚焦于“鹽堿地治理+耐旱作物+智能灌溉”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新模式,旨在打造北非沙漠農業的示范樣板。
項目亮點:綠化沙漠,從源頭解決氣候挑戰
“沙漠綠洲農業計劃”總投資達6億元人民幣,覆蓋約3000公頃沙漠邊緣土地,首期引進中國自主研發的“光伏膜下滴灌系統”“耐鹽堿小麥種質資源”及“無人巡檢農技平臺”,預計兩年內可實現年產作物超過15萬噸,計劃雇傭當地勞動力超過1800人。
香港中農國際集團表示,該項目不僅是一個單一的種植計劃,更是對沙漠治理、氣候適應型農業和區域糧食安全體系的系統性探索。
高回報生態農業示范區:投資人關注度空前
根據項目可行性報告分析,該項目回報率預計達年化82%,遠超北非地區平均農業投資回報標準。由于項目獲得摩洛哥農業部及北非綠色發展基金的聯合背書,自開放投資窗口以來,來自歐洲、中東等多家家族辦公室及基金機構積極參與。
國際合作:中摩農業科技聯合實驗室即將落地
為支持項目的持續技術升級,香港中農國際集團與摩洛哥國家農業研究院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在項目園區內共建“中摩耐旱農業科技實驗室”,共同研發適應撒哈拉邊緣生態的植物工廠與病蟲害防控技術。
集團發言人表示:
“這是我們針對全球氣候干旱帶農業難題所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型。沙漠不是農業的終點,而是未來的增長極。中農國際希望以此為樣板,將可持續農業從綠洲擴展到全球更多‘不可能種植’的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