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女士/先生
第八屆博物學文化論壇將于2025年8月22-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芳華里文化園區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博物學文化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博物》雜志與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聯合主辦,云南芳華里文化園區、云南致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曾孝濂美術館聯合承辦,大會媒體支持為云南廣播電視臺“多樣星球”數智融媒。
芳華里文化園區
芳華里文化園區
芳華里文化園區
芳華里越南餐廳
“博物學文化論壇”自2015年11月14日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劉華杰教授在北京大學人文學苑發起第一屆以來,至今已經舉辦了七屆,2017年第二屆以來博物學文化論壇的主辦方正式交付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博物學文化專業委員會。自首屆博物學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辦以來,相繼于2017年11月6日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承辦第二屆、2018年8月18-20日由明倫書院在四川彭州白鹿小鎮領報書院承辦第三屆、2019年10月12-13日廣東中山詹園承辦第四屆、2021年10月23-24日由《博物》雜志和國家動物博物館承辦五屆、2023年8月18-20日由四川省青少年文學藝術聯合會博物專委會和雅安探途鄉建文旅集團在滎經承辦第六屆、2024年10月26-27日廣東中山詹園承辦第七屆。
2024年第七屆博物學文化論壇眾位嘉賓在主辦地中山詹園集體合照
2024年第七屆博物學文化論壇眾位嘉賓在主會場集體合照
七屆博物學文化論壇呈現參與嘉賓逐漸遞增的趨勢,與會者也逐漸多元化。博物學文化論壇已經成為匯聚博物學研究者和愛好者的盛會,引領著中國新博物學文化運動的發展。2023年在四川滎經舉辦的第六屆論壇參會人數超過200人,成為舉辦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屆。2024年在廣東中山舉辦的第七屆則是有史以來報告人數最多的一屆,總共9個報告板塊有60余位嘉賓進行學術匯報和博物實踐分享。
在“春城”昆明舉辦一屆博物學文化論壇,是博物學專業委員會多年來的愿望,云南是“兩多”(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非常適合開展博物學研究與實踐,我們想通過此次論壇加強這片熱土與新博物學文化之間的聯絡,讓更多更廣的群體參與博物學文化,也使“彩云之南” 煥發出更具活力的全域博物生態魅力。
作為第八屆博物學文化論壇聯合主辦方之一的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隸屬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要開展旅游理論研究和成果發布、推廣應用,同時也負責開展旅游規劃研究、編制和論證工作,并負責云南省旅游智庫建設。此次云南旅游規劃設計院應當前云南旅游發展之需,與博物學文化論壇組委會對接,期待借助博物學文化論壇平臺向云南省旅游資源開發引介更多更多元的文化元素,借由蓬勃發展的新博物學文化運動浪潮,努力打造獨屬云南的博物旅游新形態。
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
本屆論壇承辦方昆明芳華里文化園區是一所集文化創意、培訓孵化、網絡新媒體、精品酒店、互聯網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融合發展的新興文化產業園區。此次論壇會場設在芳華里文化園區,正是產業園近年來努力打造昆明特色文化產業活動的一次嘗試,借助論壇舉辦的契機,園區將博物學、自然生態等理念進一步融入后續產業優化中,在未來發展中將定位云南地方博物文化的活化和實踐,打造出屬于區域文化特色的新型文化產業孵化中心。
2022年芳華里舉辦的夏至音樂節
2023年芳華里舉辦的金馬文化藝術節
論壇承辦方云南致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扎根云南、聚焦科學傳播、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的本土文化公司,公司常年聯合國際知名機構、專家智庫等資源,立足云南當地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樣性豐富資源,策劃科學傳播與培訓研學、圖書策劃與宣推、科研成果轉化與推廣、影視制作與文創開發、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等多種業務。近年來公司專注于博物學文化的推廣與開發,努力打造一系列具有云南本土文化特征的博物學實踐項目,并取得廣泛關注。
云南致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論壇承辦方曾孝濂美術館成立于2022年,它是中國第一個以博物畫為展覽主體的個人美術館。美術館以曾孝濂先生幾十年來的博物繪畫畫作品為背景,通過梳理中國生物博物畫的譜系,呈現中國博物繪畫與當代藝術、科學、文化的連接關系,承擔著藝術在跨學科的復合范疇中發展和實驗性舉措。美術館位于昆明世博園內,空間設計是對原世博園內巴基斯坦花園和越南園的藝術賦能“活化”,呈現出自然與藝術的交融。美術館陳列有有曾孝濂最新完成的博物繪畫原作、手稿、郵票,以及他參與編繪的《中國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著作。此外,美術館不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的博物繪畫展覽,已于2022年成功舉辦“原本自然:生物博物畫邀請展”。
曾孝濂美術館
此次論壇邀請云南本地媒體云南廣播電視臺“多樣星球”數智融媒的加入,“多樣星球”是云南廣播電視臺于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創立的數智融媒IP,專注于呈現“生物多樣性系列精品影像”,向世界展現美麗云南及大美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近年來,“多樣星球”榮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網絡視聽作品、短視頻、欄目、產業獎項等17項國家級榮譽,2022年獲選中國廣電媒體融合新品牌和榮獲中央網信辦中國正能量融媒欄目,2023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普微視頻稱號,并榮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第17屆“TV地標”年度優秀融媒體團隊。2024入選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
云南廣播電視臺“多樣星球”數智融媒
博物學文化論壇自創辦以來,舉辦的指導思想是一階帶動二階,二階提升一階,論壇報告打破門戶之見,消除專業與業余的差別,使得專業領域的專家和博物學愛好者可以同臺展示,專家的研究可以提升一階博物學愛好者的實踐成果,而愛好者的實踐則可以擴增專家的見識。
第八屆博物學文化論壇的主題:
博物學與生態旅行
我們將對報名收到的稿件以及報告題目進行篩選和分類,本次論壇將分為主會場報告和分會場發言,鼓勵一階實踐與二階研究并行,主會場報告將邀請國內著名學者和專家就博物學的生活實踐和學術研究進行深入探討,分會場則匯聚近年來受人關注的博物學議題開展多元交叉研究、討論。
本屆論壇分主題報告和分會場發言,會議議題包括但不限于:博物學文化與歷史、博物學與旅游、博物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博物學與民族藝術等。本屆組委會將依據接收到的會議報告申請對會議議題重新進行細化和調整,此外還將開展博物藝術展、博物學文化沙龍、博物自然文創展等活動。
本論壇誠邀與博物學相關的機構、研究者、愛好者與會交流,論壇將采取主題報告、分組討論、論文交流等形式進行,基于節約辦會的理念,第八屆博物學文化論壇會務組將優先邀請能在現場進行主題演講的專家和學者,我們會借助網絡平臺對會議進行在線直播,誠摯邀請全國各地專家、學者以及博物學愛好者踴躍投稿、報名。
為發揮云南生物多樣性優勢,滿足更多在昆師生分享博物學知識的現實需要,會議期間將組織城市社區、城市中軸線、菜市場博物考察,將組織相關專家進校園分享博物學故事,將在會后組織自愿赴生物多樣性富集的開放區域調研考察。
此外曾孝濂美術館將在論壇期間配合舉辦“原本自然:博物繪畫邀請展”第二回,屆時將展出以曾孝濂老師為代表的一眾現當代藝術家的博物藝術作品。第八屆博物學文化論壇將從會議報告、實踐考察和藝術展覽三方面為參會者帶來博物學的體驗盛宴。
請有意向在論壇上進行報告的各位老師將您的論文題目和摘要(400字以內)填寫在參會回執中(回執表見文末鏈接),并于2025年7月30日之前發送到工作郵箱naturalhistorycc@126.com,郵件標題請寫成:姓名+單位+聯系號碼的形式,(如:張亮+北京大學+123456789)會務組將盡快遴選入圍論文題目進行正式通知。
從本屆論壇開始會務方將收取參會人員每人200元會務費,所得資金將用于會務相關事宜。參會者交通、住宿等費用請自理。有意參加本屆論壇的老師請提交參會回執,會務組會根據具體安排通知報名者(本屆會議優先通知能在現場報告的報名者),待接到會議邀請通知后,報名者可繳納會務費,完成報名流程。
聯系人:邢老師 18390943900
王老師 18811501700
馬老師 15810299483
附件:
2025第八屆博物學文化論壇參會回執表
復制鏈接到瀏覽器下載:
https://pan.baidu.com/s/1P1mEB6PMuFae3IphF-lb4Q?pwd=dgxj
提取碼: dgxj
來源/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
編輯/張 苑
一審/曹誠博
二審/盧 鋼
三審/尹 凡
?七彩云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