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原創導購】上個月初,任天堂終于公布了Switch2的相關消息,在一代取得巨大成功后,備受期待的Switch2卻獲得了罵聲一片。
鎖區政策讓中國玩家需額外付費獲取完整游戲內容,被調侃 “日語稅”;付費新手教程 “歡迎之旅” 也被指過度商業化。性能方面,盡管硬件有所升級,但面對高畫質游戲需求,與索尼、微軟新一代主機相比仍顯遜色。更糟的是,美國地區混亂的預購流程,讓玩家的期待值一降再降。如今,市場與玩家都在觀望,應不應該首發購買這臺機型。
1 首發價格:被炒作裹挾的 “智商稅”
每一代主機的首發期,都是價格最不理性的階段。Switch2 的發售也不例外,在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下渠道,其價格普遍高于官方定價。黃牛黨們利用消費者對新品的熱切期待,瘋狂囤貨加價,導致市場價格嚴重虛高。以過往主機發售經驗來看,任天堂 Switch 初代在首發時,市場價格一度被炒到比官方定價高出 50%,而隨著產能提升和市場供需平衡,價格才逐漸回落。
Switch2 的首發價格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一方面,其硬件成本并沒有出現革命性的提升,雖然在性能上有一定升級,但從技術角度分析,這些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有限。另一方面,首發期的溢價,很大程度上是品牌效應、而且這次任天堂海外版售價和日本版有著天壤之別,真的不想慣他這個毛病。
如果你不是對游戲體驗有極致追求的 “發燒級” 玩家,完全沒有必要在首發期跟風購買。根據市場規律,一般主機在發售后 3 - 6 個月,價格會逐漸回歸理性,甚至可能出現促銷活動。耐心等待一段時間,不僅能省下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還能避免成為 “冤大頭”。
2 游戲陣容:“畫餅充饑” 的虛幻盛宴
游戲陣容是衡量一款主機價值的核心要素,而 Switch2 在首發階段的游戲陣容,遠沒有宣傳中那么誘人。雖然任天堂公布了一些大作的發售計劃,但這些游戲大多處于開發階段,距離正式上線還有很長時間。在首發游戲中,真正能讓玩家眼前一亮、具備足夠吸引力的作品寥寥無幾。首發護航作居然是馬里奧賽車,真的沒有讓人要買的欲望。
以《塞爾達傳說》系列為例,雖然該系列是任天堂的王牌 IP,但新作在 Switch2 首發時并未同步推出,只是高清版。玩家期待的《寶可夢》系列新作,也尚未確定具體的發售時間。首發游戲多是一些移植作品和中小型游戲,這些游戲在玩法和內容上缺乏創新,難以給玩家帶來全新的游戲體驗。
此外,游戲陣容的豐富程度需要時間來積累。一款主機從發售到形成成熟的游戲生態,通常需要 1 - 2 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開發商需要根據主機的性能和特點,開發出更多適配的游戲。Switch2 目前正處于游戲陣容的 “開荒期”,玩家在這個階段入手,很可能面臨 “無游戲可玩” 的尷尬局面。與其花費 3000 元購買一臺 “游戲機”,不如等游戲陣容豐富起來后,再做決定。
3 機型口碑:未經驗證的潛在風險
一款主機的口碑,是其質量和用戶體驗的重要體現。Switch2 作為一款全新機型,在正式發售前,僅通過官方的宣傳和媒體的評測,很難全面了解其真實性能和質量。在主機行業,首發機型出現質量問題的案例并不少見。
例如,索尼 PS3 在首發時,就曾出現過 “黃燈故障”,導致大量主機無法正常使用,給玩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Switch2 雖然在技術上有一定的改進,但在實際使用中,是否會出現散熱問題、續航問題、硬件穩定性等方面的隱患,還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
此外,用戶口碑也是衡量一款主機好壞的重要標準。在首發階段,由于用戶數量有限,很難形成全面、客觀的評價。玩家在這個階段入手,就像 “開盲盒”,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不幸遇到質量問題,不僅會影響游戲體驗,還可能面臨售后維修等一系列麻煩。
而且,按照任天堂的習慣,后續很有可能推出長續航版、OLED版、縮小掌機等各種版本的Switch2,首發購買的朋友到時候又得換。
在做出購買決策前,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真的需要在首發期購買 Switch2 嗎?我能否接受首發階段的價格和游戲陣容?我是否愿意承擔可能出現的質量風險?經過深思熟慮后,相信你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以上從多方面剖析了現階段不急于入手 Switch2 的原因。你是否對某個部分還有疑問,或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都能隨時和我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