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力寶太子灣醫院正全力沖刺第二季度開業,該院總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規劃床位數233張。
作者|黃雨薇
來源|看醫界
近日,據官方消息,招商力寶太子灣醫院基于ACHS標準運營國際化二級綜合醫院,正全力沖刺第二季度開業目標,致力打造區域高端醫療新標桿。在未來,招商力寶太子灣醫院將重點服務大灣區高凈值人群及國際患者,通過遠程會診、國際轉診、國際醫生出診等模式,構建國際醫療協作新生態。
公開資料顯示,招商力寶太子灣醫院是招商力寶醫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力寶”)投資新建的一家高端國際化醫療機構。該院總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規劃床位數233張,將按照“小綜合、強專科”模式建設,特色發展高端健康管理、婦女兒童等學科。
作為國際醫療旅游服務窗口,醫院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民眾提供精細化、國際化的優質醫療服務。此外,招商力寶太子灣醫院還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達成合作,共建國際醫療中心,開展教學、培訓、研究和創新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力寶太子灣醫院月子中心已于2024年11月率先投入運營,其使用面積約3100平方米,配備近30間高端客房,為母嬰提供專業照護服務。
中印尼巨頭聯手,布局中國高端醫療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招商力寶成立于2017年7月,注冊資本達1.58億元,是招商蛇口與新加坡上市公司華聯力寶醫療為在中國發展具有國際標準的醫療服務機構、打造具有競爭力和美譽度的醫療品牌而在中國境內合資設立的戰略合作平臺,也是雙方為開展醫療合作業務共同新設合資公司及并購合作項目的唯一管理決策平臺。
該平臺的背后,是中印尼兩大行業巨頭的強強聯手。
其中,招商蛇口(001979.SZ)創立于1979年,是招商局集團旗下地產園區板塊的旗艦企業。公里資料顯示,招商局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總部位于香港,是在香港成立運營最早的中資企業之一,是百年央企、綜合央企、駐港央企。2024年,集團全年營業收入9167億元、利潤總額2272億元、凈利潤1872億元,年末總資產達到14.7萬億元,
集團圍繞“三醫兩康”——醫藥、醫療、醫養、健康管理和康復五大板塊,構建有針對性的產業布局。其中,醫藥領域被視為集團高度重視并持續投入資源打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招商局集團在醫藥領域的并購布局可追溯至2018年對天津藥物研究所的投資。2025年第一季度,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投資人福醫藥,憑借綜合持有的23.7%股票表決權,成為后者的第一大股東及控股股東。
華聯力寶醫療是印尼力寶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力寶集團成立于1950年,由被譽為“印尼錢王”的李文正與印尼首富林紹良共同創辦。作為印尼最大的金融控股財團,力寶集團通過西羅亞醫院、康威醫療和華聯力寶醫療,持續擴展泛亞醫療業務。目前集團在亞洲地區投資并運營約150家醫療機構,開放床位超過9000張,聘用醫護人員超過10000多名,包括印尼、新加坡、日本、緬甸等近40家綜合醫院、近100間的連鎖全科和專科診所、醫科大學、護士培訓學校、12家高端護理院,多家醫院取得了JCI認證。
此外,力寶集團旗下西羅亞醫院集團是亞洲業態最全、產業化程度最高、JCI標準最深入的綜合性醫療集團。集團業務版圖廣泛,控股企業中有20余家在各國上市,投資領域涵蓋金融、房地產、基礎設施、百貨超市、醫療及娛樂服務業等,總資產規模超過200億美元。
除了在大灣區醫療領域落子,在長三角區域,招商力寶也加快了布局步伐。2023年5月,常熟招商力寶婦產醫院正式舉行開業啟動儀式。官方資料顯示,該院為二級婦產專科醫院,同時也是常熟首家國際化高端婦產專科醫院。醫院占地面積逾1.2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設計床位約100張。醫院立足婦科、產科、兒科三大主營重點科室業務,開展高品質特色婦產兒醫療服務的同時,將業務延伸至母嬰照護、產后康復、醫療美容等個性化領域。
此外,招商力寶還在常熟、深圳兩地打造了月子服務品牌“愛寶園”。其中,常熟愛寶園月子中心已于2023年3月正式開業運營。
開放加速,外資辦醫屢迎利好
經過多年探索,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市場機遇來看,外資在中國開辦醫療機構正不斷迎來利好。
以2010年為分水嶺,在此前相當一段時間內,國家出臺的文件中,對外商在國內投資醫院還有著像“合資、合作中方在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中所占的股權比例或權益不得低于30%”等方面的限制,2010年11月《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的下發,提出“對具備條件的境外資本在我國境內設立獨資醫療機構進行試點,逐步放開”,此舉被不少人看作國家對外資辦獨資醫療機構釋放出了政策信號。
2013年,隨著中央發布鼓勵社會辦醫政策,相繼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出臺了配套政策后,不少外資獨資醫院抓住政策窗口期,原先串聯的審批程序相繼得到受理通過。
去年9月,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共同發布了《關于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并購公立醫院)。這一舉措被視為又一重大利好。
緊接著,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四部門又印發了《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在試點條件方面,《方案》明確符合醫保有關規定的醫院可按程序申請納入醫保定點,并支持醫院對接國內外商業健康保險,進一步優化外資辦醫的運營環境。
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介紹《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有關情況。其中透露:在醫療領域,試點任務中包括支持外籍醫生開設診所;境外醫療專業技術人員短期執業;支持開辦外資護理學院等。再次彰顯了我國持續推動醫療領域對外開放的政策導向。
在持續政策紅利加持下,越來越多外資醫療機構選擇“落地”中國市場。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外資醫院的進入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新觀念、新技術和新的服務理念,還可以助力部分區域醫療技術服務水平的提升,滿足更多人不出遠門就可以享受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需求。
同時,醫生或者說醫療團隊、患者、品牌的本土化選擇也都是外資辦醫需要思考的問題,做到植根于“本土”、面向本土患者,再結合自身優勢,才能迎來不錯的發展。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