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大連造船廠的起重機和干船塢,一些工人正在刷地板。
1973年的大連船廠,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要象征,也是那個特殊年代里中外交流的一個微妙窗口。那一年,美國記者Alice Rothchild作為《衛報》特派記者,踏上了這片充滿工業氣息的土地,拍攝了這些老照片。那年,《衛報》組織了一次為期 21 天的中國之旅,參與者是從報紙訂閱者中招募的 21 名美國人。
大連船廠,始建于1898年,歷經沙俄、日本殖民統治,最終在新中國成立后成為國家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到了20世紀70年代,盡管國際環境復雜,中國仍努力通過有限的開放窗口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工業成就。Alice Rothchild的到訪,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1973年,大連造船廠里的一艘大船,還可以看到一輛汽車。有的工人在工作,有的在長凳上休息。
1973年,大連造船廠內兩艘大船和汽車。
幾十年過去,現在的大連造船廠可不簡單了,都能造航空母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