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過的非常充實,哪里都沒去,窩在家里看了五天的書。
本來是計劃帶家人去新疆旅游的,但是因為在抖音上看到一個博主說五一期間新疆游客太多,會被“擠爆”,所以就把票都退掉了,直接選擇哪都不去了。
說實話,第一次選擇這樣的方式過節,還挺舒服的,遠比過去到景點去擠來擠去要舒服的多,以后勞動節和國慶節,大概率也是這樣過了。
今天早晨一起來,就看到了川普關于關稅的最新動態:
今天早晨,特朗普接受了美國CNN的專訪,在專訪中他表示:“我愿意在某個時候降低中國的關稅,否則你永遠無法跟他們做生意。”
這是特朗普在上周表達對降低關稅的意愿之后,再一次表達出類似的想法。
而在上周五,中國商務部的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目前正在評估美國關于開始貿易談判的提議,但特朗普必須首先“取消”他的“單方面關稅上調”。
跟之前的兩周相比,關稅談判出現了相對緩和的跡象。
從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到現在,美國對中國的進口商品已經加征了145%的關稅,部分產品關稅甚至高達245%,關稅增長的幅度已經遠超關稅的范疇。
而根據美國某商業機構的統計數據,過去一個月內美國的商品價格出現了普遍的上漲,因為所有的電商平臺,包括Walmart、Shein、Temu等都已經上調的產品的價格,以抵消加征關稅帶來的影響。
沃爾瑪近期發布的財報更是透漏一個重要信息:沃爾瑪部分進口商品的庫存成本比之前上漲了約47%,超過11600多種產品因關稅問題被迫下架。
而在五一節期間的5月2日,美國800美金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正式被終止了,這也標志著小件包裹低成本免稅進入美國市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從5月2日零時開始,進入美國的小件包裹,將面臨兩種征稅方式:
1、通過UPS、DHL、FedEx等國際快遞從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向美國發貨的商品,將征收145%的關稅,外加任何針對特定產品的額外關稅。
2、通過美國郵政服務(USPS)郵遞的商品,將征收120%的從價關稅或者每件包裹100美元的固定從量關稅(6月2日起提升至200美元)。
也就是說,現在一名美國顧客如果購買從中國大陸或中國香港發貨的商品,那至少要多掏135%以上的“進口費用”,這些錢可能比產品本身的價值還要高,很多這類商品的價格被迫翻了一倍以上。
而且美國海關還規定:關稅征收是基于商品的生產地而非發貨地,所以這一條就把“轉口貿易”或海外倉發貨的路子給堵死了。
以小額低價包裹為主的Temu平臺隨即也發布公告稱:將停止通過平臺向美國客戶直接銷售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未來美國市場的銷售將由本地賣家處理。而Temu平臺上此前由中國直發的全托管商品普遍將被標注為“缺貨”狀態。
以前一直依賴這種模式在運作的跨境賣家,現在不得不考慮轉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