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終于不再畫餅了,300萬枚炮彈的承諾正在落地。澤連斯基在布拉格的講話說,烏克蘭反攻的號角馬上就要吹響。
5月4日,澤連斯基在捷克總統帕維爾的陪同下,對外官宣:2025年歐洲將向烏克蘭提供300萬枚炮彈,捷克牽頭的軍援計劃已經交付40萬枚,年底前還要再送140萬枚。
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生產線開足馬力,法國凱撒榴彈炮的生產線直接搬到了烏克蘭生產。這么大規模的火力支援,開戰以來還從沒見過。
俄的好日子要到頭了。普京現在面臨三重打擊:前線每天損失上千士兵,石油收入因特朗普壓低油價而銳減,歐洲的炮彈大軍又要殺到。
眼見形式不妙,普京最近又搬出核威脅的老把戲,雖然說的是可以不對克蘭動用核武器,但話里話外都是威脅。但這招現在連特朗普都不屑聽了,他現在忙著凹電視形象,才不想被核威脅搶了風頭。
戰爭三年來,烏克蘭自己的軍工體系也在悄悄升級。博赫達納榴彈炮每個月能造24門以上,再配上歐洲援助的炮彈,烏軍火力密度很快就能達到每天8200發。要知道,這是俄軍以前最得意的火力優勢。
捷克總統帕維爾是這場軍援落地的關鍵人物,去年承諾的150萬枚炮彈如數交付,今年又立下180萬枚的軍令狀。這樣的執行力,讓那些只會打嘴炮的政客相形見絀。歐洲這次是動真格的了,他們終于明白:不把北極熊打趴下,戰火遲早會燒到自己家門口。
現在唯一的不確定因素還是特朗普。這位善變的美國總統對烏克蘭的態度始終曖昧不清。但即便沒有美國全力支持,歐洲援助的火力也足夠讓俄軍喝一壺了。
今年夏末的烏軍反攻打響,很可能會成為這場戰爭的轉折點。屆時,俄軍苦心經營多年的防線,不直到頂部頂得住烏軍的炮火覆蓋呢?
這場戰爭證明了一件事: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當歐洲各國擰成一股繩,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就不堪一擊。烏克蘭人用鮮血捍衛的,不僅是自己的國土,更是整個歐洲的安全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