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這個國家,將其歸類為“大國”確實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要是給全球荒誕程度做個排名的話,那印度絕對能名列前茅。
試想一下,你偶然踏入一座隱藏于深山中的村落。
迎面而來的孩童,身體形態異常,卻依然帶著微笑。
路邊的婦女掀開面紗,面容如同蠟燭融化般扭曲。
田間勞作的年輕人,身形枯瘦如柴。
這些場景比噩夢還可怕,然而它們確實在印度真實上演著,并且還在持續發展。
一個看似四五歲的孩子戴著帽子,微笑著與采訪者握手。
殊不知,他今年已經18歲了,小時候和正常人無異,后來逐漸變成這樣。
這并非孤例,整整七個村莊,三萬居民都在經歷同樣的痛苦。
這是印度長久以來極力掩蓋的一道傷疤。
受災最嚴重的村莊名叫賈杜戈達,這里每三戶家庭就有一戶有殘疾或缺陷的人,村里的婦女甚至多次流產。
眾所周知,印度是少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而賈杜戈達正是印度著名的鈾礦產地。
發現礦藏本應是件好事,可沒想到卻成了村民災難的開端。
1962年,印度鈾礦公司在此建立礦山,至今仍在開采。
這些帶有輻射的礦石位于地下六百米深處,正常情況下開采并無大礙,但這家公司完全無視當地村民的安全。
每開采一公斤鈾礦,就會產生一千七百五十公斤的有害礦漿,其中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
他們是怎么處理這些礦漿的呢?直接通過管道排入地表的大坑中。
多年來,三個大坑已被廢水填滿,水面呈現出詭異的褐色與墨綠色交織。
大坑附近豎立著警告牌,禁止任何人靠近,記者冒著風險潛入才拍下這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
更糟糕的是,這些大坑底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廢水直接接觸土地,沒有任何隔離。
各種放射性物質隨著水汽蒸發、地下水滲透釋放。
當大坑被廢水填滿時,公司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他們派卡車抽取廢水,然后直接傾倒在當地的農田里,這些廢水中含有核輻射毒素。
核輻射的半衰期需要乘以十才能徹底消除,U238的半衰期是四十四億六千八百萬年,U235則是七億一千一百萬年,這個村子真是遭遇了大劫難。
水是生命之源,在嚴重缺水的印度更是如此,那里沒有自來水供應,村民日常用水全靠河水,用來洗漱、洗菜,甚至直接飲用。
七個村莊的三萬五千人吃著用廢水灌溉的糧食,喝著被污染的地下水,孩子們甚至在充滿輻射的小河里游泳。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這么危險,印度為何不將這三萬多人遷走,讓他們到其他地方生活呢?
說實在的,連村民自己都不清楚原因,他們猜測政府可能把他們當作實驗對象,觀察一百年后是否會變成僵尸。
而印度政府始終對此保持沉默,把這個事情當成機密來掩蓋。
起初我也納悶,遷走三萬五千人這么簡單的事兒為何不做?看到后面才恍然大悟。
如果遷走這三萬五千人,招工就得提供防輻射設備、高工資等福利。
這些工人不就是現成的廉價勞動力嗎?
這家公司的員工幾乎全是當地人,其中一個工人現身說法,他們就像被關押在一個無形的監獄里。
在所有鈾礦開采完之前,他們沒有自由,必須留下。
他們在工作時,公司并未提供任何防輻射裝備,僅僅佩戴頭盔,像普通煤礦工人一樣。
他們甚至連工裝都沒有,公司連鞋子都不愿提供,只能赤腳干活。
僅從公司公開的記錄來看,每年都有十幾個工人喪命,卻沒有標注死亡原因。
至于當地村民遭受了多少苦難則無人知曉,只知道越來越多的婦女不孕,產下的孩子多為死胎,還有一些更為不幸的是畸形兒,而成年人患癌癥或腫瘤的數量更是數不勝數。
但公司拒絕承認這與核輻射有關,反駁道:
“不要把所有情況都歸咎于核輻射,黃餅沒有任何危害。”
這些年,這家公司還被印度政府授予了各種獎項。
印度統治者的話語權背后,是多少國民用生命換來的支撐。
小時候曾在少兒科普讀物上看到一種說法:“亞穆納河流經礦區,河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具有殺菌作用,所以印度人在里面洗澡、喝生水都不會生病。”
當時還信以為真,現在想想真是細思極恐。
更令人細思極恐的是這個村莊的蘇巴納雷卡河,這條河發源于比哈爾邦,向東向南流入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灣,而西孟加拉最大的沿海城市便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加爾各答。
這可是印度人吹噓比中國上海還要發達的大城市。
河水匯入孟加拉灣后進入印度洋,被無辜波及的遠不止村莊的三萬五千人。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