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民網紅夢”要結束了?
最近,千萬級主播集中“停擺”,紛紛開啟休整期。
2025年4月,擁有1563萬粉絲的抖音主播“彩虹夫婦”宣布暫停直播,稱過去五年超1000場高強度直播(場均8小時)導致身體透支,將重心轉向家庭與健康。追溯其發展歷程,這對從保險行業轉型的夫妻檔,憑借“女追男”“姐弟戀”等情感化短視頻成功積累流量,如今卻在流量巔峰期退場。
這并非個例,超3000萬粉絲的“衣哥”2月退居幕后轉型食品健康賽道,“美妝微商第一人”吳召國3月因身體原因暫別快手直播。去年,全網掀起網紅翻車大潮,或許這始終是一抹陰影,籠罩在整個電商直播的天空,也讓主播們“寢食難安”。
“人設生意”難度升級?
在直播電商的黃金時代,頭部主播們憑借精心打造的人設,在粉絲經濟的浪潮中賺得盆滿缽滿。以“彩虹夫婦”為例,從他們的帶貨結構中就不難看出,其商業價值在過去一直處于穩定增長狀態。
具體來看,彩虹夫婦的帶貨范圍從食品飲料升級到智能家居,再是美妝個護,2021年美妝帶貨占比僅11.28%,到2025年該品類占比突破30%,成為核心增長點,2025年3月其美妝類目GMV達2500萬-5000萬元。
蜜絲婷防曬霜單鏈接銷售額占比近半。4月“谷雨年度超級品牌日”專場中,谷雨雪肌套組貢獻超千萬GMV,美妝歷來是整個直播帶貨賽道利潤最高的品類之一。彩虹夫婦過往鋪墊的人設迎來巨大變現。
然而,時至今日,隨著行業的發展,人設生意的難度不斷升級。
首先是行業大環境,近5年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增長了10.5倍,而直播帶貨所衍生的投訴舉報量也增加了47.1倍。消費者所反饋問題的方向則主要集中在商品三無、貨不對版、退換貨困難等,虛假繁榮也在被暴露。
消費者對“人設”的信任度在發生變化,過去靠情感化、故事化包裝吸引流量的方式,在信息透明化的今天,更容易被質疑和審視。消費者對“叫賣式”帶貨免疫,反而更青睞店播的穩定價格與即時服務,2025年李佳琦直播間車厘子質量事件引發的售后爭議,凸顯達人直播的品控短板。
其次,2022年“彩虹夫婦”因自曝高額利潤引發稅務調查,雖刪除視頻并回應“堅守合規”,但這一事件成為行業監管趨嚴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稅務稽查對直播行業形成強大震懾,2021年稅務局查明,薇婭2019年至2020年期間偷稅6.43億元,少繳稅款0.6億元,追繳并罰13.41億元;雪梨、林珊珊也分別追繳并罰6555.31萬元和2767.25萬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對主播稅務、選品合規的監管日益嚴格,推動主播從粗放增長轉向精細化運營。人設打造不再是一勞永逸的流量密碼,反而可能成為制約主播發展的瓶頸。
另外,人設的脆弱性還體現在流量波動上。彩虹夫婦2023年曾坦言直播間流量“腰斬”,從百萬人場觀驟降至50萬以下;衣哥2022-2024年場均GMV從1000萬-2500萬元跌至250萬-500萬元,吳召國2025年美妝帶貨表現疲軟。
值得關注的是,“彩虹夫婦”停播后并未完全離場,抖音賬號持續更新短視頻,商品櫥窗保留超100件商品,其賬號矩陣“彩虹夫婦小號”“彩虹親子生活”等仍正常開播,僅夫婦二人暫未出鏡。
雖然人設生意不再好做,但沒人舍得就此從日進斗金的生活中抽身。
電商賽道不再需要大主播?
曾經,頭部達人主播是直播電商的絕對主角,他們憑借強大的個人影響力,吸引著海量流量,主導著帶貨市場。但如今,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達人影響力式微,店播模式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2025抖音電商店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前11個月,全國直播電商銷售額達4.3萬億元,其中店鋪自播貢獻占比接近52%,“店播”已經成為直播帶貨的主流。
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抖音平臺開啟“店播”的品牌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13%。通過直播帶貨獲得收入的商家中,“店播”動銷商家占比69%,超1000個商家的“店播”銷售額過億元,2.1萬個商家“店播”銷售額超千萬元。
品牌為什么紛紛轉向店播?一方面是為了降低對達人主播的依賴。
過去,品牌依賴達人主播帶貨,需要支付高昂的坑位費(百萬級)和傭金(15%-30%),成本壓力巨大。而店播可以讓品牌直接面對消費者,沉淀私域流量,更好地控制成本和營銷節奏。
另一方面,大主播們的帶貨“魔力”正在肉眼可見地消退:
2024年“6·18”期間,李佳琦在預售首日帶貨近27億元,這一數字相較前一年的50億元下滑了近50%。在抖音,小楊哥未能擠進帶貨榜前十。辛巴在“6·18”之前更是被快手封號一個月。
《2024抖音電商達人成長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電商新增帶貨達人528萬人,同比增長74%,但帶貨達人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為43%,大幅落后于達人數量的增速。
去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有56萬中小達人帶貨,訂單量同比增長 65%,每天有17萬腰部達人帶貨,訂單量同比增長51%,兩者增速都遠超頭部達人的17%。
同時,不少品牌通過店播、定制短劇等模式直達消費者,以韓束為例,該品牌通過與抖音網紅姜十七的合作,推出了《心動不止一刻》《一束陽光一束愛》等五部微短劇,不僅創造了50億的總播放量,還實現了33.4億元的交易總額。
長此以往,大主播的“含金量”急劇下降。
“全民網紅夢”要結束了?
可以肯定的是,直播電商的頹勢擺在眼前,艾瑞咨詢發布的研報指出,2019年至2023年直播電商增速已經從245.9%的三位數逐漸跌至兩位數,并且2024年至2026年增速預計將在18%上下。
同時,網紅達人的翻車也在同步上演。2024年,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發酵,頻繁登上熱搜。安徽三只羊公司的“小楊哥”,累積的問題終于因帶貨假冒香港月餅事件和曝光的內部問題翻車。
東北雨姐也因為一把木薯粉條粉絲數直線下滑;隨后,李佳琦直播間出現虛假紅包,辛巴與“小楊哥”因為大閘蟹紛爭。雙十一前夕,董宇輝的“文化人設”從居里夫人發明X光機的常識性錯誤,到“羽扇綸巾”的讀音錯誤而崩塌。
“全民網紅夢”終于要結束了?
就目前來看,并沒有。微博發布了一項關于當代年輕人就業的問卷數據,數據顯示,近萬名受訪應屆畢業生中,有61.6%的人表示就業時會考慮網紅直播等新興職業,只有38.4%的人選擇完全不考慮。
頭部主播們也并未完全離場,而是積極尋求轉型之路,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衣哥”“吳召國”嘗試復出后調整賽道,前者聚焦食品飲料,后者以全新形象回歸;彩虹夫婦通過矩陣賬號維持直播生態,為復播儲備流量。這種矩陣運營模式,能夠在主播個人休整期間,保持品牌的活躍度和流量的穩定性,避免粉絲流失。
其他頭部主播也紛紛效仿,通過打造多個賬號,覆蓋不同的領域和受眾,擴大影響力和流量池。
其次,孵化自營品牌成為不少頭部主播的選擇。
辛巴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自營品牌,2018年在直播間推廣衛生巾品牌棉密碼總銷售額達到30億,在快手渠道上保持著43%的復購率。目前,辛選集團已經累計推出數十款自營品牌,覆蓋多個品類,其中食品品牌尖鋒食客首次直播帶貨就取得了GMV1.13億元、訂單量97.5萬單的成績。
除了自營品牌,還有“選品”模式,如新東方的“東方甄選”、瘋狂小楊哥的“小楊臻選”以及李佳琦的“美ONE優選”等,通過挑選優質供應商合作,貼上直播間甄選、優選的品牌標簽,提升商品的品質和可信度,同時增強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
2024年,頭部主播們集體盯上了短劇,將其作為新的營銷戰場。
短劇天然具有營銷屬性,能夠通過場景化的內容吸引消費者,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產品的轉化率。3月份,辛選集團宣布成立專注于短視頻直播帶貨的公司,5月底推出與歐詩漫合作的品牌定制短劇《她似珍珠璀璨》。
瘋狂小楊哥和薇婭也紛紛入局短劇賽道,薇婭成立謙萌文化專注于短劇,小楊哥推出首部付費短劇《傅爺,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
然而,短劇營銷并非一帆風順,小楊哥的短劇因導向不正被全網下架,辛選和薇婭的短劇后續也反響平平,品牌對定制短劇的投入熱情在減退。短劇營銷需要在內容質量、價值觀導向和商業轉化之間找到平衡,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
“后超級主播時代”明顯又是一場混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