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吳雙 通訊員 劉瑞雪
孟向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現河采油廠現河莊采油管理區采油工,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齊魯大工匠”等稱號。
孟向明用三十余載的時光,將青春和熱血化作照亮荒原的璀璨光芒,用執著與匠心書寫著令人動容的奮斗篇章。
守崗位之責
勇做“難題攻克先鋒”
1993年,19歲的孟向明懷揣著對石油事業的憧憬,踏上這片荒涼的土地,成為一名普通采油工。初來乍到,面對稠油油藏開采的重重難題,他沒有退縮,反而一頭扎進工作中。油藏埋藏深、壓力高、黏度大,現場問題頻發且棘手,但孟向明堅信“油稠人不愁、困難也低頭”。
在抽油機鏈條維修、計量分離器攻關等工作中,孟向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將每項操作反復打磨。白天,他在井場專注于設備維修與調試;夜晚,他挑燈苦讀專業書籍,鉆研技術原理。短短十年,憑借著這股子鉆勁,孟向明一路破格成為油田最年輕的高級技師,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稠油開采的難題如同攔路虎,“解稠”成為油田上產的關鍵,也是世界級難題。孟向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頭扎進科研攻關中。無數個日夜,他在實驗室與井場之間奔波,反復試驗、不斷改進。為解決光桿緩下、堵管線等問題,他研究欠平衡防緩下、反沖法處理堵管線、毛辮繩調節器等一系列成果及操作法。
有一次,為攻克摻水壓力不穩定的難題,孟向明連續一周駐守井場,仔細觀察設備運行的每一個參數,反復推敲解決方案。最終,他發明的摻水壓力報警器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該成果不僅在油田廣泛應用,還多次在業內獲獎。孟向明的努力,成功解決了265項采油生產難題,增油8萬多噸,成為當之無愧的“難題攻克先鋒”。
精益求精
提煉“望聞問切”故障診斷法
創新是孟向明職業生涯的鮮明底色。他始終堅持“干一行鉆一行”,針對油田開發的“卡脖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極具價值的合理化建議。他提煉的“望聞問切”油井故障診斷法,就像給油井看病的“中醫良方”,能快速準確地找出油井故障。
在踐行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孟向明從未停歇。為滿足新型電機的結構和特點,他帶領20余名革新能手,對8個不同類型的拔輪器進行優化改良。他們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卻從未放棄。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終于根除了老式設備的技術缺陷,推廣應用200套,獲得“全國職工‘五小’優秀創新成果獎”。孟向明發明的抽油機皮帶快速調節器,更是為油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年創效益1400萬元。
面對綠色轉型的新要求,孟向明積極探索。他深知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致力于研發環保類創新成果?!稖p速箱漏油治理系列技術》首創分體式密封結構,填補了行業空白,徹底解決了滲漏機油污染環境的難題。他大力推進化石能源清潔化、潔凈能源規模化、生產過程低碳化,主持的多項獨有技術填補了國內和行業空白,助力油田實現“油不落地、氣不上天、水不外排、噪音不超標”,將油田打造成全國示范性工業旅游景點。
搭成材之梯
“傳幫帶”凝聚行業合力
孟向明不僅自己在石油領域發光發熱,還積極承擔起培養人才的重任。他被聘為多家院??妥淌凇⒏呒寄苋瞬攀紫嘤枌<遥诟鞔笤盒5闹v臺上,用生動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們。
在“技能大師下基層”“勞模工匠一線行”等活動中,孟向明深入一線幫助職工解答、解決問題。除此之外,孟向明開通了“向明在線”微信公眾號,定期分享創新知識和成果案例,讓更多人受益。
在崗位上,孟向明創立“三級四步”導師帶徒法,悉心培養徒弟。他的徒弟們在他的教導下,迅速成長,108名徒弟中67人晉升為技師、高級技師,24人在國家級競賽中獲獎,4人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7人成長為齊魯首席技師……技師團隊發揮合力,將團隊的創新成果在全油田推廣,營造了良好的技術合作與成果融合氛圍。
孟向明以30余年的堅守詮釋著工匠精神,他的故事將激勵著無數石油人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