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下午,當陽光斜斜地灑進香爐礁街道香川社區(qū)的“紅客廳”時,一陣陣激昂悠揚的歌聲便從窗口飄出,回蕩在街巷之間。路過的行人不由放慢腳步,有的駐足聆聽,有的甚至輕輕跟著哼唱起來。這里,正是“川美藝術合唱團”的排練現(xiàn)場——一群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人,用歌聲書寫著他們的夕陽華章。
十二載春秋,歌聲里的不老青春
這支成立于十二年前的老年合唱團,從最初的幾人發(fā)展到如今二十余人的規(guī)模,團員們大多是退休職工,年齡最大的已有80歲,最小的也過了花甲之年。歲月在他們臉上刻下皺紋,卻未曾帶走他們眼中的光彩。每周三的排練,老人們總是早早到來,互相問候,笑聲不斷,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的集體生活。
“唱歌就是我們的‘不老藥’!”團長趙大叔笑著說,他今年73歲,退休前是一名老干部。他回憶說,最初成立合唱團時,大家只是湊在一起隨便唱唱,沒想到越唱越有勁兒,后來在社區(qū)的支持下,隊伍漸漸壯大,還登上了市里的舞臺。
歌聲里的健康與快樂
對老人們來說,合唱不僅是娛樂,更是一種養(yǎng)生方式。科學證明,唱歌能鍛煉心肺功能,調節(jié)呼吸節(jié)奏,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除了生理上的益處,合唱更讓老人們找到了精神寄托。許多團員的孩子在外工作,家里難免冷清,而每周的排練成了他們最期待的日子。“在這兒,我們不僅是歌友,更是家人。”
從社區(qū)小舞臺到城市大舞臺
在香川社區(qū)和相關文化單位的支持下,“川美藝術合唱團”的演唱水平不斷提升,從最初的社區(qū)聯(lián)歡,逐步走向更廣闊的舞臺。他們曾受邀參加大連市環(huán)保局的公益匯演,用歌聲傳遞綠色生活的理念;也曾在市廣電局的“紅歌匯演”中一展風采,贏得滿堂喝彩。
每一次登臺,老人們都精神抖擻,身著整齊的演出服,歌聲鏗鏘有力。他們最愛唱《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等經典紅歌,熟悉的旋律總能引起全場共鳴,不少觀眾情不自禁地跟著合唱,場面溫馨而震撼。
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唱響時代心聲
“我們雖然退休了,但心還沒退休!”這是合唱團里常聽到的一句話。老人們用歌聲證明,年齡不是生活的界限,夕陽依然可以燦爛。他們的演唱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也為社會注入了溫暖的正能量。
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川美藝術合唱團”正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用行動詮釋了“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用”的養(yǎng)老理念,更用紅歌表達了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深情厚誼。
每當夕陽西下,紅客廳里的歌聲漸漸停歇,但老人們的笑聲依然回蕩在社區(qū)里。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熱愛,歲月永遠年輕;只要歌聲不停,夕陽依舊燦爛!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任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