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次播客節目中,魯尼質疑了阿莫林對B費的使用,前曼聯巨星認為B費在曼聯的新角色中受到了限制,這是阿莫林的安排,應讓B費的位置更靠前,以創造更多機會。
魯尼認為,讓B費回撤更深來組織串聯,而能力較弱的球員占據前場進攻區域,這種安排是錯誤的。
“現代足球非常注重位置感。在現在的曼聯,創造型球員回撤更深,而邊翼衛則壓得更高,”魯尼說。
“進攻球員的位置比防守球員還低。如果你有優秀的進攻球員,你希望他們(站位更靠前)。
“就像我認為布魯諾在中場表現得很好,但我更想看到布魯諾的位置更高,靠近禁區附近,這樣他可以射門和創造機會。
“結果就是,你場上有很多后衛壓得很靠前,而那些擅長進攻的中場球員卻填補了邊后衛的位置。如果人員配置合適,這種方式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但現在每支球隊都在這么做,我覺得有點過頭了。”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魯尼在播客的早些時候提到,他不喜歡獨自擔任單前鋒,因為他更喜歡回撤更深的位置來影響比賽。而這正是B費回撤更深的原因。
問題在于,他回撤后所服務的那些球員并不如他在進攻三區那樣出色,這些方面確實需要改進。
就B費個人而言,如果曼聯能在夏季提升前場進攻球員水平,目前后腰的位置似乎是一個能讓他發揮最佳水平的位置。正如魯尼所提到的,讓B費踢得更深,而進攻能力較弱的球員占據前場,確實顯得不合理,但這并不意味著B費不在正確的位置上。
我再聊聊魯尼這些很喜歡支招的名宿。
魯尼對阿莫林的戰術指手畫腳,多少顯得有些諷刺。一個執教生涯四年四度被炒、勝率僅22.5%的“失敗教練”,如今卻對正在曼聯艱難改革中的阿莫林評頭論足,難免讓人質疑其可信度。就像球員時代的阿莫林不能質疑魯尼一樣,教練員魯尼也沒有資格質疑葡超冠軍教練。
魯尼的執教履歷堪稱“災難”——從德比郡的降級、伯明翰的斷崖式下滑,到普利茅斯的墊底下課,他從未證明過自己的戰術體系能真正適配球隊需求,甚至連最基本的成績底線都無法守住。這樣的背景下,他對B費位置的“高見”,更像是一種根據自己踢球經驗而來的閑談,而非基于成功執教經驗的智慧輸出。
阿莫林對B費的改造,雖然爭議不斷,但至少有其戰術邏輯。在3-4-3體系下,B費回撤中場既能發揮其長傳調度的視野優勢,也能通過后插上制造威脅。
魯尼的批評認為“創造型球員必須靠近禁區”,這恰恰暴露了他作為教練的線性思維定式。他在伯明翰執教時,正是因僵化使用傳統邊鋒和單前鋒戰術,導致球隊從英冠第六暴跌至保級區,最終被貼上“戰術無能”的標簽。
如今他試圖用同樣的線性思維指導曼聯,難免讓人聯想到“自己不會游泳卻教人如何仰泳”的荒誕。
更有意思的是,魯尼的質疑與他的執教風格形成了微妙的反差。他在伯明翰時放任進攻球員自由發揮,結果球隊攻防崩盤;而阿莫林強調整體紀律性,即便B費后撤導致前場創造力下降,本質是為了平衡攻防結構。
魯尼的批評看似為曼聯進攻著想,實則忽視了紅魔向前出球、輸送炮彈的進攻后勤問題。這種“頭痛醫頭”的短視,恰恰是他執教生涯屢屢失敗的癥結所在。
魯尼當解說嘉賓時,他還能靠“名宿光環”獲得話語權,但執教層面的連續潰敗早已消解了他的專業權威。偉大的球員未必能成為合格的教練,而魯尼的案例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現在在曼聯周圍有著一群紙上談兵”的名宿評論家,他們甚至有左右輿論的能力,但是無一例外這些紅魔名宿都沒能在教練的崗位上獲得成功,或許是弗格森過于睿智、偉大,他的弟子只需要執行他的思想即可,根本不需要去自己思考總結?
現在曼聯需要的是一群能為俱樂部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評論家名宿,還是魯尼們能多講講“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情懷,而不要盯著阿莫林的戰術板瞎支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