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5月6號,特斯拉通過官方微博時宣布了一個消息: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與煥新Model Y,這些零部件國產化率已經突破了95%。
這就意味著消費者購買的這兩款車型里面,從電池,電機到毫米波雷達,幾乎每一個零件都打上了中國制造的標簽。
5年前特斯拉上海工廠以“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速度引起很多關注,5年以后,這座占地86萬㎡的工廠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效率標桿。
每分鐘研發投入2.5萬元,每30秒下線一輛新車,單日產能可以高達到2100輛,是長三角地區百家本土1級供應商構筑的300km供應鏈圈。
這個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均勝電子的安全系統,拓普集團的輕量化底盤,通過聯合研發將零部件交付周期從45天壓縮到了7天,線束成本下降了40%。
中國供應鏈的技術突破現在已經開始反哺全球了。國產model Y的線束長度比進口版的縮短了1.6km,整車能耗降低了12%,4680電池產量,工藝優化以后能量密度提升了16%。
還有60多家中國供應商已進入了特斯拉全球采購體系里面,其中是34家同步為奔馳,寶馬供貨。這種借船出海的模式讓中國零部件企業從幕后代工走向臺前。
特斯拉的中國基因不僅是體現在供應鏈上2024年,特斯拉3313億元的研發投入中,超過60%投向了中國本土的團隊。
位于上海的研發創新,多名工程師開發了第5代整車控制系統,實現了98%的本土化場景適配率。
盡管依賴中國工業帶來的顯著優勢,特拉斯拉仍然要面臨挑戰,受到關稅的影響,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和Semi電動卡車的零部件對于美國的出口計劃是暫停了。
對于特斯拉公布的95%的配件有國產率,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內容綜合自以下權威信源:
1. 特斯拉官方微博及公開數據
2. 網通社《揭秘特斯拉中國造》系列報道
3. 環球網、蓋世汽車等媒體公開報道
4. 第三方機構J.D. Power研究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