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英國媒體《金融時報》爆出猛料,公開了29份俄羅斯機密文件,里面的內容分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這些文件顯示,俄軍一旦和北約開打,最先倒霉的竟然不是歐洲,而是亞洲這兩個美國鐵桿盟友,日本和韓國,并且目標清單赫然列著日韓160個重要節點,連鐵路橋都沒放過。
那么俄羅斯的真正盤算到底是什么?為何先從遠東點燃戰火?
東邊先挨揍?
這份計劃的核心,說白了就是俄羅斯對其遠東地區安全的極度不放心,莫斯科顯然覺得,真跟北約撕破臉,自家那片廣闊但人煙稀少的東部邊疆,太容易被美國和它的小兄弟們下手了。
日本、韓國境內那些密密麻麻的美軍基地,可不是吃素的,在韓國駐著近三萬,日本更是有五萬之眾,海陸空加海軍陸戰隊一應俱全,連航母基地都有。
在俄國人眼里,這些不就是戰時從東邊捅向自家遠東后心的刀子嘛,這些基地不僅能給美軍進攻俄遠東當跳板,部署的遠程雷達和反導系統也能監控甚至威脅俄國境內幾千公里的天空。
所以,文件里列出的針對日韓160個目標的打擊清單,包括聯合指揮部、軍事基地、雷達站,乃至鐵路橋這種關鍵家當,也就不那么讓人意外了。
戰略意圖很清楚,先下手為強,一頓猛揍癱瘓或者至少重創美軍利用日韓基地搞事的能力,打亂對方的軍事部署,好保住自家東大門。
文件里甚至細到計劃用圖-160戰略轟炸機,帶上好幾枚巡航導彈飽和攻擊日本某個雷達站,還評估成功率有85%,這種簡單粗暴的打法,倒是很“俄式”。
而讓俄羅斯在十幾年前就琢磨這種極端方案的,是它對北約沒完沒了東擴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深深憂慮。
2006年,北約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開峰會,這在家門口“亮肌肉”的勁頭,誰看不明白?幾乎同時,美國在格魯吉亞搞“玫瑰花革命”,扶植親西方政權,結果間接引發了2008年的俄格沖突,那場沖突雖然不大,卻明明白白告訴俄羅斯:北約還在往東邊擠。
奧巴馬政府后來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雖然主要對著中國,但也明顯有捎帶手牽制俄羅斯的意思,美國甚至提議北約跟日、韓、澳、新這些亞太國家拉幫結派,當時就被看成是北約想“亞太化”的苗頭。
奧巴馬
俄國人的遠東心病有多重?
俄羅斯對遠東安全的執念,翻開歷史書也能找到不少影子,一百多年前的日俄戰爭,沙俄輸了,還丟了戰略要地,二戰那會兒,就算西線打得再慘,蘇聯也在遠東常年擺著幾十萬大軍,防著日本關東軍。
直到確認日本不會東進了,才敢把遠東的兵力調到西邊,成了扭轉對德戰局的關鍵,如今,“北方四島”雖然在俄羅斯手里,但在莫斯科看來,打起仗來,這地方還是可能成為日、美登陸他們遠東的跳板。
進入21世紀,日本和韓國的軍事現代化也沒閑著,兩國陸軍加起來人不少,空軍都有了F-35隱形戰斗機,還有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很強的F-15K或F-2戰機。
F-2戰機
海軍方面,兩國加起來有十幾艘裝備“宙斯盾”系統的大型驅逐艦,水面艦艇的實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俄太平洋艦隊還強,雖然沒核潛艇,但先進的常規潛艇也足夠對俄遠東海軍基地構成封鎖威脅。
這些年,日本加速擴軍,防衛費奔著GDP的2%去,還想搞高超音速導彈這類進攻性家伙。韓國也在強化它的“三軸體系”,強調先發制人的精確打擊,這些動作,哪一樣不讓俄羅斯心里更慌?
“宙斯盾”系統
到了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算是俄羅斯對北約東擴從憋著火到直接掀桌子的轉折點,之后,烏克蘭危機越演越烈,北約東擴的腳步根本沒停,反而還想加速。
要是烏克蘭最終真進了北約,同時日韓又成了北約在亞太的“準盟友”,那俄羅斯可就真成了東西兩線受敵的“夾心餅干”了,以它現在的國力,恐怕吃不消。
是真想打還是嚇唬人?
那么,這份號稱“絕密”的作戰計劃,怎么就傳出來了呢?不少人分析,這更像是一種戰略恐嚇,2022年俄烏沖突一開打,俄軍在戰場上暴露出的問題可不少,軍事改革不徹底、兵力彈藥跟不上、現代化水平也就那樣。
速戰速決的算盤落了空,常規軍事力量消耗巨大,這種背景下,俄羅斯更不可能對自家東邊的安全掉以輕心。
從2022年開始,北約明顯加大了拉攏日韓這些亞太國家的力度,想把勢力范圍從歐洲伸到亞洲。韓國尹錫悅政府上臺后,向美國和北約靠攏的姿態尤其明顯,甚至同意美國戰略核潛艇停靠。
這些事,都逼得俄羅斯不得不反制,普京政府隨即加強了跟朝鮮的軍事合作,兩國領導人互訪還簽了合作文件,朝鮮甚至傳出派兵到庫爾斯克幫俄軍打仗,他們的新型驅逐艦下水和導彈試射也挺抓眼球,這些動作,就是要通過提升朝鮮的軍事實力來牽制日韓。
這時候“泄露”過去的作戰計劃,就可以看作是對日韓的又一次警告,提醒它們,就算是老掉牙的計劃,也表明了俄羅斯在極端情況下的決心和潛在的打擊能力。
日韓在某些戰術裝備上可能比俄軍強點,但國家層面的全面戰爭,對這兩個經濟高度依賴外部的國家來說,影響絕對是毀滅性的。
作為美國的盟友,日韓在配合美國圍堵對手時或許嗓門挺大,但真到了自家飯碗可能被打爛的時候,理智或許會占上風,甘當“烏克蘭式炮灰”的概率并不大。
然而,計劃終究是計劃,眼下的俄烏沖突已經讓俄羅斯經濟壓力山大,軍費開支受限,常規軍力消耗也不小,還有沒有足夠力氣在遠東再開一個戰場,本身就是個大大的問號,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也在持續削弱它的戰爭潛力。
與此同時,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倒是越來越緊密,想搞個更牢固的同盟,不過,這個同盟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日韓之間因為歷史問題的心結還在,韓國老百姓對日本的不信任感根深蒂固。美國硬撮合的軍事捆綁,能不能真正填平深層矛盾,還不好說。
再加上日本對北方四島的領土要求,以及韓國在俄朝簽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后表現出的警惕,都給這地區的局勢添了不少變數。
更不能忽略的是,在亞太地區,中國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平衡力量,它的存在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沖突的爆發。
所以,俄羅斯和日韓之間直接動手的可能性,目前看更多還是停留在紙上談兵和心理戰的層面。這份被曝光的計劃,不管它現在是真是假,還能不能用,都映照出大國博弈的復雜算計和各方心底里的不安全感。
結語
這份所謂的“舊檔案”,或許更像是在戰略迷霧里回蕩的一聲警鐘,而不是馬上就要開打的戰書,未來的走向,不光看各方實力怎么變、外交手腕怎么耍,更要看能不能管住那些可能擦槍走火的苗頭。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直新聞---2025.01.02:《俄機密文件:若與北約開戰,將首先進攻日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