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午間,電視劇《執法者們》在優酷4集上線,正式首播。該劇由不少香港知名演員主演,陣容算是港劇作品當中很強大的了。又是香港警察和廉政公署的故事,所以,它表象上來講,還是很吸引劇迷的。然而,該劇我真的是一集棄劇,因為它的劇情,好奇葩,甚至于有些侮辱觀眾審美智商了。
首集內容當中,上法庭,一個商人被訴訟。一位女證人,在安全屋當中,等待開庭。這個時候,安全屋遭遇了襲擊。警方立馬派人去安全屋營救女證人,并且開著車,帶她離開安全屋,前往法庭。可誰知,一路上,警方的車輛被各種追殺。最終,警方犧牲了12名警員,女證人更是被犯罪分子帶走了。
看完了這段劇情,知道這是港劇的,清楚這是在香港這座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不清楚的,還以為咱們的警察去緬北護送女證人去了呢——讓犯罪分子那一頓接著一頓地追殺了,竟然犧牲了那么多的警員,咱們的戰斗力,咱們的戰斗設備,怎么這么落伍呢?話說,犯罪分子這邊,一路追殺,竟然沒有人員傷亡?這也是很奇葩的事情。
如果說警員這邊的戰斗力極其低下,已經算是港劇警匪劇當中比較奇葩的內容模式了的話,那更為奇葩的事情,則是接下啦,警方不去調查犯罪分子的車輛哪里來的,這些殺手都是誰,不去正本溯源,他們反倒是開啟了查內鬼模式。當然,這個查內鬼模式,是港劇當中的慣用敘事套路了。這個套路,都用了五十年了,還用呢?侮辱觀眾智商啊。
話說,在這種情況之下,當務之急,難道是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查內鬼,搞自己的同事?三五十年前,港劇迷們沒有看過港產劇之外的犯罪刑偵劇,不知道刑偵思路,所以,會覺得查內鬼這事兒有意思,是當務之急。然而,當下,劇迷們什么沒看過啦。大家已經清楚了,面對這樣的惡性事件,真正的當務之急是什么。
是順藤摸瓜,把犯罪分子一網打盡啊。話說,成百上千的犯罪分子持槍來打,那么多犯罪分子的車輛到達犯罪現場,那么多的指紋,彈道痕跡等等。這些,才是警方的當務之急啊。這些犯罪分子的車輛行駛軌跡,查起來不難啊,因為攝像頭早就遍布大街小巷了啊。這群犯罪分子即便是蒙面,也可以做身形比對了,好幾年前就有這技術了。再有,現場留下的那些痕跡,也可以鎖定不少真兇啊。
一片接著一片的犯罪分子,一個都抓不到?這不是侮辱觀眾了,這是編劇和導演在自取其辱了。話說,只要犯罪分子敢派出幾百人來暗殺證人,那這個犯罪就一定會留下大量的痕跡證據。沿著這個證據鏈去找,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比搞什么找內鬼的爛俗套路,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了。
《執法者們》為什么會出現這類爛俗的不動腦的套路劇情呢?究其原因,便是香港TVB的自甘墮落。在警匪劇、廉政公署題材劇方面,香港TVB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套路模板,大量的爛俗劇本,就是通過相同的模板套弄出來的。這類劇本,不客氣地講,還用什么編劇啊,直接給人工智能機器都能干啊。
您是不是覺得我這話是開玩笑。根本不是。比如說,《執法者們》當中,死掉的警員家屬去抽男主角嘴巴子。這類橋段,諸位是不是覺得太熟悉了。對!在港劇港片當中,這類警員死掉家屬去抽領導嘴巴子的戲,沒有一萬部,也有一千部了。這部《執法者們》還在自我重復。
香港影視劇在創作源頭上,便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它太重商業化路數了,而不重寫實,一旦路數成型,就永遠用套路指導劇本創作,而不是用現實來指導創作。像《執法者們》這樣的電視劇,編劇只要略微寫實采風,就知道現實辦案不是這個樣子的,不會放著那么多的死尸證據不查,專門查內鬼。
TVB編劇才是書齋式創作的典范,缺乏寫實能力,甚至于在老套路當中,喪失了邏輯思考的能力。最終搞出來的電視劇,就是《執法者們》這個樣子了。對于這類電視劇,最好的態度就是,一集棄劇——你不尊重我,我當然也不必尊重你。(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