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經濟下行,求職環境也不是很好,不少職場人士也都抱著“求穩”的心態,不敢隨便換工作,在等待晉升的同時,還會選擇另外一條較為穩妥的道路——在職考研。
無論是職場晉升、一線城市落戶、評職級職稱還是考公考編,學歷更上一層樓,帶來的好處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而對于在職人士來說,最好的選擇應該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了,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就讀,畢業之后拿到的還是畢業證和學位證雙證,性價比還是挺高的。
那么,有哪些非全日制專業適合在職人士呢?哪些專業有比較好考?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MBA-工商管理碩士
MBA是一所商學院或者經濟管理學院主打的教育項目。MBA培養的是管理人才、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他們需要掌握市場、戰略、人力資源、生產、財務、金融、營銷、經濟法規、國際商務等多學科的知識和管理技能。
報考條件:
大專畢業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畢業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結業5年或以上。碩士或博士畢業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根據近年研究顯示,86%中國公司有招聘MBA的需求。數據顯示,企業越來越重視高質量的管理類專業畢業生,這一需求還在不斷上升。所以考生不必要擔心就業問題。就業前景也非常樂觀,在本職工作的基礎上考MBA,可以沖擊更高的本行業管理崗位。
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EMBA的設立是為高級管理人員服務的。與MBA相比,EMBA的教學內容更高端,學歷的性質和法律效力與MBA相同。
報考條件:
大專畢業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畢業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結業5年或以上。碩士或博士畢業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注意:北大、清華比較特殊報考條件需要本科8年,專科10年。
EMBA學費為14萬到90萬不等,目前MBA學費和EMBA學費差距越來越小,但是EMBA的師資配備和校友資源比MBA都要優質很多,因此報考EMBA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多。
MEM-工程管理碩士
MEM的定位是“技術+管理”,部分院校的招生簡章會明確表示“具有工科背景”,如果你原本具有技術背景、項目管理等基礎,又打算從事互聯網、房地產、基建以及交通運輸等行業的職場人而言,MEM的學習性價比更高。
報考條件:
1、可招收在校大學生本科或大專畢業后2年;
2、大專畢業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畢業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結業5年或以上。碩士或博士畢業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就業前景:
1、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實施中的管理者;
2、重要復雜的新產品、設備、裝備在開發、制造、生產過程中的管理者;
3、技術創新、技術改造、轉型、轉軌、與國際接軌的管理者;
4、產業、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與發展戰略的研究與管理者。
MPA-公共管理碩士
MPA是為適應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要求而設立的,培養目標是為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管理人才。MPA要求畢業生掌握先進的分析方法及技術,熟悉具體公共管理或政策領域。
報考條件:
大專畢業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畢業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結業5年或以上。碩士或博士畢業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重點招收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機構人員。
就業前景:
1、在公共組織或公共部門從事公共服務工作,也有少數在私人部門(公司、企業)的行政部門就業;
2、在地方政府機構,非營利的公共組織(各種協會、基金會、工會等) ;
3、相關的咨詢公司 ;
4、公司企業的人事、行政部門。
近幾年MPA招生規模逐年增加,就單所院校而言,MPA招生院校考生規模其實一點都不比MBA少,特別是211-985-雙一流院校,報考人數可能還超過MBA。在MPA(公共管理碩士)報考人數中,在職公務員比例就高達80%左右。
哪些專業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共有13大類的67個專業招收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選擇攻略
對于在職人士而言,考研選專業最重要的就是:①好考;②有用。
基于此,就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習的動力和熱情。興趣是持續學習的重要動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可以更好地堅持下去。
2、職業發展規劃:了解專業的就業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選擇具有較好就業前景和發展潛力的專業,能夠增加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機會。
3、學習資源和師資:選擇有優秀的導師團隊和學習資源支持的專業,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和研究環境,提升學術水平和職業發展。
4、學習方式及費用:了解專業的學習方式,如線下授課、在線學習或混合學習等,還要了解學校的學費標準和獎學金政策,選擇學習方式及學費適合自己情況的專業。
今天的內容大概就是這樣啦!
現在這個行情,投資什么都不如投資自己來得穩妥。讀個在職研究生,既能保住工作收入,又能提升學歷競爭力,怎么看都是筆劃算的買賣。
記住,提升學歷這件事,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