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你們吃過五星酒店在街邊賣的快餐嗎?
最近,很多人發現,不少地方的豪華酒店,開始玩起了花活:在天津著名旅游打卡地五大院,一輛高級移動餐車吸引不少游客駐足。而這正是天津麗思卡爾頓的移動漢堡車。
相比肯德基、麥當勞們,五星酒店的漢堡要賣得貴一些。“和牛漢堡58一個,價格適中,味道還不錯。”有游客這樣評價麗思卡爾頓的漢堡。
截圖來源于小紅書
此外,還有不少五星酒店,推出了“剩菜盲盒”服務,它們把當天沒有售完,但品質完好的食物,隨機打包后以相對較低的價格進行銷售。
在大眾傳統印象里,五星級酒店往往是奢華與精致的代名詞,大理石地面、水晶吊燈、身著考究制服的侍應生,提供著價格不菲的餐食,人們很難把它們與街邊快餐聯系在一起。
但如今,五星級酒店的日子并不太好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也已有多地出現豪華酒店轉讓或拍賣的情況。據邁點網的數據,2024年8月,有59家酒店尋求出售。其中,拍賣價格在億元以上的酒店有17家,5000萬到一億元的有11家,低于5000萬的酒店有31家。
不得不說,曾經光鮮亮麗的五星酒店,姿態越來越低了。
01
放下身段
早在幾年前,五星酒店們就開始放下身段。
疫情沖擊之下,酒店行業遭受重創。堂食受限、宴會取消,五星級酒店的經營陷入困境。為維持運轉,許多酒店將目光投向了快餐領域。
北京國貿大酒店旗下的紅館餐廳,從2020年起入駐了外賣平臺,開始銷售招牌烤鴨等菜品。與此同時,上海等地的多家五星級酒店也紛紛推出平價套餐,價格從二三十元到五六十元不等,包含葷素搭配的家常菜,如紅燒肉、宮保雞丁、清炒時蔬等。
一時間,原本只在高級餐廳供應的菜肴,被打包成便捷快餐,走上了大眾的餐桌。
如今,即便疫情已經過去,但整個行業依然處于低谷期,各家豪華酒店們索性把賣快餐變成了常規操作。
位于廣州淘金的花園酒店,是中國首批三家白金五星級酒店中唯一的民族酒店品牌,其運營之初便被眾多名人和“老錢”加持。但最近,它也開始在地鐵口擺攤,賣起了早餐。
與酒店餐廳動輒數百元的人均消費相比,其盒飯價格非常親民。有消費者透露,花園酒店的盒飯包含了四菜一湯和水果,售價26元,早中晚三餐均有銷售。
截圖來源于小紅書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前不久,許多城市的高星酒店面向所有消費者,推出“早餐自助”等服務,甚至還可以辦理次卡、周卡、月卡等套餐,最便宜的套餐僅售9.9元。
這樣的操作,其實不難理解。一方面,五星酒店自帶的“體面”光環,其推出的各類具有性價比的服務,容易吸引年輕消費者。同時,某種程度上,五星酒店的品牌力,讓其有著較高的信譽背書,消費者普遍認為其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另一方面,歸根結底,是酒店行業生意難做,五星酒店只能讓業務不斷下探,做起賣快餐的生意。此外,大眾餐食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為酒店引流,吸引潛在的消費客群。
有酒店行業從業者告訴源Sight,其實這樣的商業模式,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很多年前就已經推出,企業可以借此減少浪費,增加利潤,消費者也能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質量不錯的產品。
02
現實壓力
也有人會說,五星酒店外出擺攤,只不過是營銷手段罷了。但必須要指出的是,如今這樣做,更多是出于生存壓力。
一直以來,由于酒店類資產可以帶來穩定的現金收入,同時也有抵御通脹、資產增值的潛在效益,多年來一直是大宗投資交易的熱門類別。
不過,三年疫情使得酒店行業經歷重大沖擊,價值不斷滑落。從2019年開始,中國五星級酒店的數量逐年下滑,而且下滑速度加快。
文化和旅游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底,我國五星級酒店數量845家,但此后,這一數據開始以每年數十家的速度減少,截至2024年三季度,這一數字變成了736家,相比六年前減少了近13%。
五星級酒店數量下滑,直接原因并非經營問題。有觀點稱,現行國家標準逐漸失去對酒店運營的指導作用,有大量酒店不愿參評星級。
但深究起來,豪華酒店行業面臨的經營困境才是根本原因。由于業績不佳,不少五星級飯店開始被擺上貨架,甚至成為司法拍賣的對象。
2024年8月,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索菲特大酒店被掛牌出售,報價為28億元。出售原因為產權方天府融德酒店(北京)有限公司建國門分公司面臨債務問題,計劃通過轉讓酒店來解決。
更早的2024年1月,深陷流動性危機的碧桂園,也宣布掛牌轉讓包括鳳凰酒店等一系列資產,其中鳳凰酒店的擬轉讓價格最高,達到12.6億元。
除了被擺上貨架外,近年來也有不少高端酒店宣布停業關店。2024年2月,寧波唯一一家索菲特酒店——寧波富力索菲特大飯店摘牌停業;4月,沈陽皇冠假日酒店宣布全面停止營業,并依法解散;6月,位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北京瑜舍酒店正式關店。
在地產紅利時代,許多高星級酒店的出現,并非完全由市場驅動。一般情況下,地產商為了拿地,需要滿足地方政府的硬性要求,配建相關酒店,同時酒店的出現,也存在著推高周邊商業和住宅價格的可能。
而當下,隨著行業政策和環境的變化,眾多房企陷入流動性危機,只能不惜打折拋售資產套現。不過,由于債務糾紛、缺乏成熟商業模式等風險,很多豪華酒店,即便被擺上貨架,也很難成功尋覓到下家。
同時,目前中國酒店市場供應量依然偏高,且隨著“報復性消費”紅利的褪去,一些酒店項目、酒店管理公司業績出現下滑,酒店業依然面臨挑戰。
以廣州花園酒店母公司嶺南控股為例,2024年,該集團酒店經營業務實現營收9.48億元,同比下滑1.22%。此外,擁有湖南省首家超豪華五星級酒店的華天酒店集團,2024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下滑12.17%和49%。
03
行業變天了
眼下,在各類因素的影響下,商務人士和高凈值人群等核心客群的不斷減少,讓傳統豪華酒店面臨著業績瓶頸。
相比之下,年輕消費者正在成為酒店消費主力,他們對設施老舊或服務不夠人性化的五星酒店早已祛魅,更愿意為富有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買單。
另外,當人們的出差標準被下調后,諸如全季、亞朵等連鎖酒店品牌成為豪華酒店的平替。雖然這些連鎖酒店的地理位置、硬件、服務可能不及五星酒店們,但門店較新、裝修風格等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當亞朵、全季們把免費的純凈水塞滿客房冰箱,又主動為客人提供延遲退房的服務時,囊中羞澀的年輕人所獲得的情緒價值瞬間被拉滿。另外,在每個門店洗衣機和烘干機的加持下,它們又瞄準客人的“洗衣剛需”,不斷在小紅書等平臺收獲“自來水”。
不過,在當前的環境下,不論是傳統五星酒店這樣的“老錢”,還是連鎖酒店新勢力,不得不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酒店行業房價下滑成為行業常態。根據“酒店之家”數據,2024年國內酒店整體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9.7%;入住率(OCC)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ADR同比下降5.8%。
供需關系依舊失衡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國酒店市場供應量依然偏高,且隨著“報復性消費”紅利的褪去,一些酒店項目、酒店管理公司業績出現下滑,酒店業依然面臨挑戰。
據酒店之家數據,截至去年9月底,全國在營酒店68.19萬家,較6月底增加0.4%,全部酒店客房數量2058萬間,較6月底增加2.3%。同期,國內出游人次42.37億,比上年同期增加5.63億,同比增長15.3%,但仍未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而隨著各個品牌持續擴張,產品和服務同質化,以及價格戰等問題,也將開始顯現。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