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浙江海寧一家名為“胖都來”的商場,高調宣布開業。
注意看,是胖都(Du)來,不是胖東來。
“胖都來”與“胖東來”仨字重了倆,就連LOGO設計都與胖東來高度相似。
這名字,跟李逵和李鬼一樣叫人傻傻分不清。
顯而易見,胖都來是故意用山寨名字的方式博流量,蹭熱度。
萬萬沒想到,有些明星如此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啥錢都賺,吃相難看。
開業當天,葉璇擔任 “開業大使”,“三德子”扮演者趙亮、丁勇岱等數十位明星錄制祝福視頻,為胖都來造勢。
這種明目張膽的 “蹭流量” 行為,很快引發了輿論反噬。
胖東來迅速發出律師函,指出其行為涉嫌不正當競爭。
參與站臺的明星,則陷入信任危機。
趙亮的直播間被 “聲討大軍” 占領,丁勇岱因 “晚節不保” 登上熱搜,葉璇緊急關閉社交賬號評論區…
面對質疑,“胖都來” 負責人給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釋:
“我們老板姓都,取名胖都來合理合法。”
這話說的冠冕堂皇,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明眼人都能看出,這種 “姓氏梗” 不過是掩耳盜鈴。
然而,這并非孤例。
從 “康帥博” 到 “茶顏觀色”,從 “粵利粵” 到 “營養抉線”,從“百事可樂”到“白事可樂”…
這世界果然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山寨品牌泛濫,欺騙消費者行為層出不窮。
他們不知道的是,胖東來能夠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零售行業殺出一片天,靠的不是名字,而是誠信。
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
“胖東來明明有那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結果他卻偏偏只學習了名字。”
也有網友表示:
“如果不是只有名字像,產品質量,購物服務,員工待遇也向胖東來看齊的話,我支持這樣的企業多開幾家。”
胖都來,胖東來。
試圖用山寨名字的方式來走捷徑,這本身就是一種反諷。
胖都來事件持續發酵,更有意思的事情來了。
因為公開給“胖都來”站臺,各位明星都沒能逃過網友們的問候。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網友們挖著挖著,還真挖出了扎眼的事。
《康熙微服私訪記》中三德子的扮演者趙亮從娛樂圈退出多年來,一直從事著養雞的生意。
其名下品牌《德子土雞》,靠著“跑山雞”的名號,這些年銷量是蹭蹭往上漲,如今月均銷售額在1000萬到2500萬之間。
5月7日,有媒體報道,三德子官方旗艦店直播間宣傳的“德子土雞”,“德子土”三個字是商標。
你以為你買到的是“德子土雞”,其實是“德子土”雞...
可真是能夠忽悠的。
突然就明白了趙亮為什么會為胖都來站臺了。
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不少網友說,“德”字去哪里了?喂雞了嗎?
還有人諷刺道,以后改名叫三子吧,畢竟缺‘德’。
面對質疑,趙亮稱養雞是他的身家性命。
“德子土”和“德子土雞”兩個商標確已注冊,但僅為防御性措施,實際品牌始終是“三德子”。
他還強調, 養雞17年,品質經得起檢驗。
可是,如果貨真價實,又何必多此一舉?
諷刺的是,趙亮的公司早在今年3月,就因虛假廣告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沒超10萬元。
難道,這也是冤枉了他?
“德子土雞” 的爭議,只不過是商品營銷亂象的冰山一角。
還記得兩個月前315期間,千禾醬油的 “0 添加”事件嗎?
不拿放大鏡看,你能看出來下面三瓶哪瓶是真的0添加嗎?
第一瓶,確實是0添加。
后面兩瓶,都跟0無關。
但瓶身上的“0”非常醒目突出,很容易給消費者一種零添加的錯覺。
這不就是魚目混珠嘛。
實際上,這只是千禾醬油的文字游戲。
人家注冊的商標不是“千禾”,而是“千禾0” 。
有記者聯系到了“千禾0”的客服,詢問是不是意味著零添加。
對此,客服人員模棱兩可地說:
“是否是零添加,可以參考配料表。”
“請您完全完全放心。”
連是否是零添加都不敢正面回答,這如何讓消費者放心?
還有壹號土豬肉的 “壹號土”商標,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盡管 “壹號土豬” 申請被駁回,但 “壹號土” 商標注冊成功了。
這會讓不少消費者誤以為自己買的是土豬肉。
實際上,“壹號土”是品牌名,豬肉只是后綴。
換句話說,哪怕這豬肉不是土豬,只要掛上“壹號土”的牌子,也能叫“壹號土豬肉”。
這不是鉆空子又是什么?
還有“樹上熟”家的水果。
你以為是樹上熟了才摘下來賣的,結果只是商標叫“樹上熟”。
手搟面的“手搟”是商標,0添加的酸奶,“其他沒了”是商標…
這種誤導消費者的行為,讓我想到了宋小寶曾經演過的小品:海參炒面。
宋小寶去飯店吃飯,點了一盤海參炒面,發現炒面里并沒有海參。
他感到疑惑,就問服務員緣由。
結果炒面廚師面不改色底地說:
“我叫海參,這是我炒的面。”
當時讓人捧腹大笑的臺詞,如今看來,也是小品照進現實了。
商家的套路,永無止境。
當消費者覺得劃算的時候,商家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無論是“德子土”還是“千禾0”,他們有一個共同點:
商標合規。
但商標合規不代表道德合規。
靠踐踏底線掏空消費者的錢包,終將付出代價。
趙亮的土雞因虛假宣傳陷入危機,“胖都來” 開業五天遇冷,客流量在開業次日暴跌60%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這些踐踏道德底線的案例,都在警示我們:
誠信不是選擇題,而是商業的必答題。
消費者或許會被蒙蔽一時,但不會為套路買單一世。
畫虎畫皮難畫骨。
名字可以輕松模仿,但真誠只能用心交付。
套路終究會被拆穿,但一顆真誠的心,定會愈發明亮。
正如《人民日報》所言:
“服務業該有的樣子,就是把‘放心’寫進購物車,把‘人’放在心上。”當明星人設淪為套路工具,誠信便成了最稀缺的資源。”
那些始終堅守誠信的企業,也許走得慢,但一定能走得遠。
他們終將在消費者的信任中,成就商業的傳奇。
而那些“眼一紅,心就黑”了的投機者,終將被釘在商業史的恥辱柱上。
畢竟,錢能再賺,良心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了。
這,或許就是 “胖都來” 事件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