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將舉行經貿高層會談
5月7日一大早,中國外交部突然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于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舉行經貿高層會談。這個消息來得有點突然,畢竟前幾天特朗普政府還在炒作“中美領導人通話”,現在突然敲定了談判,確實讓人有點意外。
先看看談判的背景。美國新政府上臺后,又是加征關稅,又是搞單邊制裁,把中美經貿關系攪得一團糟。尤其是最近,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的關稅已經到了34%,還在討論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這對兩國企業和消費者都是沉重打擊。
中方這邊也沒閑著,該反制的反制,該表態的表態,但始終留著對話的窗口。最近美國財長貝森特等人頻繁放風,說要調整關稅,還通過各種渠道給中方遞話,希望坐下來談談。中方評估了一下,覺得現在全球都盼著中美關系緩和,而且美國國內企業和消費者也受不了高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所以決定同意接觸。
談判地點選在瑞士
這次談判的地點選在瑞士,這里面有講究。瑞士是老牌永久中立國,從1815年維也納會議開始就保持中立,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摻和進去。這種中立地位讓瑞士成了國際談判的熱門場所,比如中美大使級會談以前就在日內瓦和華沙舉行過。選在這里,一方面能避免政治干擾,另一方面也符合中方一貫主張的平等協商原則。而且瑞士本身和中美關系都不錯,2024年還當選了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選它當“東道主”也算合適。
再說說雙方的談判代表。中方派出的是何立峰副總理,他是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之前還和貝森特通過視頻通話,算是老熟人了。美方代表是財長貝森特,這人背景挺有意思。他以前是索羅斯基金的高管,現在是特朗普的經濟顧問,主張用關稅和制裁來“平衡”中美貿易。不過最近他的態度有點松動,4月份還說中美貿易現狀“不可持續”,暗示可能調整關稅。但這人也挺矛盾的,一邊說要談判,一邊又炒作“墨西哥提議對華加征關稅”,還威脅加拿大,典型的“美國優先”做派。
談判的核心議題還是關稅
美方想讓中方讓步,比如降低關稅、開放市場,但中方的立場很明確:要談可以,先把單邊關稅撤了。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說得很清楚,美方必須正視單邊措施對自身和世界的負面影響,拿出誠意來。其實美國國內壓力也不小,沃爾瑪這些零售巨頭已經恢復中國訂單,還主動承擔關稅,說明企業界早就受不了高關稅了。特朗普政府現在騎虎難下,一方面要維持“強硬”形象,另一方面又得安撫企業和選民,所以才會在談判前搞各種小動作,又是放風又是施壓。
國際社會對這次談判也挺關注。歐盟已經在醞釀對美反制措施,印度想通過犧牲中國利益討好美國,結果被中方反制。其他國家像韓國、日本,雖然嘴上批評美國關稅,但行動上還是妥協。這種情況下,中美談判的結果可能會影響全球貿易格局。如果談得好,可以緩解緊張局勢;要是談崩了,說不定會引發更多連鎖反應。
不過,中方這次去談判可不是去“求和”的。外交部和商務部都強調,談判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進行,中方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不會變。而且中方注意到,其他經濟體也在和美方談判,這說明美國的單邊主義不得人心。中方愿意和各國合作,抵制保護主義,但絕不會拿原則做交易。
總的來說,這次談判是中美關系的一個重要節點。美方想通過談判緩解國內壓力,中方則希望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但前提是美方得先糾正錯誤。瑞士的中立環境可能會給雙方創造一些溝通空間,但真正的挑戰還是在談判桌上。至于結果如何,還得看美方有沒有誠意,能不能拿出實際行動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