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有成都網友發帖稱,小區又有人跳了!今早,看手機看到群里有人說小區15號樓有人跳了,救護車消防車都來了。
群里議論紛紛,覺得好死不如賴活著。后來網格員出來說明情況,讓大家不要再討論了,建議大家多多關心家人。
哎,15號樓,以前也有人跳過,我現在住的這棟樓,一單元二單元都有人跳過,二單元一樓帶花園的那套房子就是因為別人跳在那家花園里走了,幾年過去了,至今那套房子都沒賣出。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業主群里的聊天記錄截圖。
網格員提及的核心要點:今天早上(5月7日)7:29左右聽見消防車的聲音,緊接到電話,小區有群眾疑似跳樓已故,小區物業、120、110、119、社區工作人員都有到場處理情況,目前逝者已離開小區,等待家屬處理后事。請大家不討論了,逝者安息!
并提醒大家,我們都應該關心家里老人小孩及所有家庭成員。沒事多給老人打打電話。
針對此事,群里有人感觸,這每天的陽光多么美麗,在公園聽聽鳥語花香是多么愜意,還有那么多的美食沒有品嘗。也有人唏噓,現在的人有多少人不是負重前行?
而就在同一天,該網友發布當地照片,感受好天氣。
由此可以看出,該小區就在成都優品道廣場附近。
- 提及自殺,是一種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80萬人死于自殺。
據公開信息,自殺多是因喪失處理生活壓力的能力,陷入危機時發生的一種沖動行為。從有自殺想法到實施會經過3個心理階段:糾結掙扎期,呼救期和平靜期。導致出現自殺行為,多與遺傳、重大負性生活事件、創傷后精神心理障礙、長期人際關系困擾以及經濟社會壓力多因素等相關。
負性生活事件是指個體感覺不愉快的事件,對人具有威脅性會造成較明顯和較持久的消極情緒體驗。
研究表明,談論自殺并不會增加自殺風險,如果潛在自殺者能夠把自己的內心情緒充分地表達出來,會降低自殺風險。鼓勵及陪伴潛在自殺者盡快到精神心理專科門診或醫院就診,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用愛挽救生命。
我門再回到開篇提及的這起悲劇事件,也再次提醒所有人,人生不易,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是一個人的必修課。
都說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面對人生的溝溝坎坎,要抱有平常心。不僅要學會“拿得起”,更要敢于“放得下”。解鈴還需系鈴人!自己的內心世界,還需要自己去打開。
生命只有一次,活在當下,珍惜自己,珍惜身邊的人。積極生活,充滿熱忱,有時候可以“沒心沒肺”,這就是比較好的心態了。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