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了不少家庭在節假日的首選項目。
五一小長假結束各地的文旅數據也呈現在眾人面前,只能說現在已經迎來了全國旅游市場的高爆發增長。
看得出來各地文旅局的努力沒有白費。
五天內全國人民選擇國內游的人次高達3.14億,相比較去年增長了6.4%,總消費金額高達1802.6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8個百分點。
這個數據明顯看出如今百姓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老百姓只有敢出去玩,敢享受,敢花錢才能推動整個市場經濟,才能讓整個市場充滿活力。
不過當我們拉開各地區的旅游數據后卻發現人們的選擇在悄無聲息的變化。
比如以前大家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更多的會優先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但從如今的表現來看北京上海等地的勁頭環比數據在逐漸下降。
甚至同比某些省市區來講占據下游趨勢。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北京上海等地旅游項目在逐漸減少,只是對大家來講有更多的選擇罷了。
此次五一小長假期間河南的文旅數據十分喜人以371億元總金額排列第二,令人感到震驚的是浙江全域數據位列第一。
發力速度十分猛,看得出來從整體需求到個性化發展,浙江已經做好全面迎接的準備,并且成為不少人首選的城市。
確實浙江在本次五一小長假期間表現喜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那么從數據上顯示北京本次小長假期間共接待游客1790.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09.8億元;
上海接待1650.06萬人次,收入201.1億元。
占據全國省市旅游數據排名下游,對北、上兩地有明顯的后勁不足。
起因更多的還會從空間和地域上受到限制。
北京上海兩次作為國際都市,政治經濟中心城市,但從城市面積和本地人人口基數來講并不占據優勢,而且很多游客屬于“回頭客”類型。
或者說就近選擇,比如帶孩子參觀學習,或者了解歷史人文景觀,又或者是曾經來京人選比如雍和宮祈愿等等。
這就導致在文旅項目上增收受到限制,后續發力不足。
不過從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等等擁有絕對歷史的核心景點依舊是不少人選擇北京旅游的必打卡之路。
例如故宮博物院日均游客數量高達12萬人次,游客數量已經達到飽和數據,大家可以想象一個排隊要排人數高達2公里是何等的“壯觀”。
更別說八達嶺長城的“人擠人”“人踩人”看到的哪里還有長城壯美風光,完全是“挪不動步”!
上海最吸引人的迪士尼和外灘同樣面臨旅游人數飽和的狀態,試想有一天人竟然成了“災”可想而知數量之多場景之壯觀。
根據數據顯示迪士尼每天接待的游客數量高達50萬人次,游客上廁所都是問題的。
哪怕有高價位直升機套餐都供不應求,這簡直是令人嘆為觀止,這種高消費數據也是讓人瞠目結舌。
同時在北京上海等地住宿情況也到了供不應求的狀態,哪怕是過高的費用依舊是不少人的首選。
從全域面積看北京上海兩地相比較其他省市直轄區總面積并不占據優勢。
拿北京、四川舉例對比,北京全域面積只有1.64萬平方公里,四川的全域面積則高達48.6萬平方公里。
肯定不少人驚訝差距如此之大,如果不經過數據比較很難相信。
這就導致北京在發展或整合土地面積上受到嚴重限制,想要實現全域流動和調動很難。
另一方面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人人都知道故宮、天安門、外灘,不少人也都見識過,吸引力在逐漸下降。
雖然今年游客數量依舊十分客觀,但首都城市選擇人群卻在環比下降。
相比這些四川九寨溝,張家界,鳳凰古城等熱門景點成為不少游客的首選目的地。
當然這并不是說北京上海兩地就失去了吸引力,其本身的高質量服務以及國際性還是其他城市無法替代的。
只是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實施全域發展,這就導致北京上海在文旅方面面臨挑戰。
比如今年五一期間榮登榜首的浙江,以文旅數據395.4億元斬獲冠軍榜單,成為真正笑到最后的贏家。
游客們紛紛前往浙江西湖,單日接待量更是高達350億人次。
不僅如此烏鎮此次也發揮了巨大的旅游呼應,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將傳統與現在相結合,吸引了不少想體驗傳統文化同時又兼具現代感游客的光顧。
不僅如此為了能夠讓游客們更有體驗感,當地還邀請了不少明星加入其中,利用明星效應再次加強本地文旅的吸引力。
年輕游客成為主力軍。
不得不說杭州在文旅發展上具有鮮明特色,既不依賴傳統人文景觀,也不利用所謂的歷史風情,反而是通過相互結合相互兼容的方式進行資源整合。
從數據上看游客不少都會選擇過夜,在住宿數據上高達1830.2萬人,平均人均花銷在1270元。
這一點浙江的文旅和非遺功不可沒,在人文景觀的襯托的下例如魯迅的故居,舟山普陀山等等,數據已經實現增長220%。
無疑這一次浙江贏麻了!
不僅僅是浙江,包括河南、廣州等地也紛紛發力,在文旅方面下功夫,吸引了不少游客。
比如河南6450.3萬人次的接待量,實現文旅收入超過371.1億元,位列第二,僅次浙江。
清明上河園等等旅游景點開始發力,各大景區紛紛不甘落后,一方面是留住游客,另一方面也實現區域的文化轉型和發展
最重要的是給游客更新的體驗。
比如一元燴面吃到飽,這種在景區不敢相信的物價,同樣也引來游客的駐足,既能滿足游客需要,也能促進商家消費,最重要的是避免宰客行為的發生。
另外廣東地區也同樣數據驚人,五一小長假期間共接待游客4608.2萬人次,總旅游經濟收入以295億元領先南方市場。
深圳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
不僅如此湖南地區的錯峰游更是數據驚人,同比去年實現增長1.67倍。
重慶的洪崖洞更是突破人流量客流量的極限,吃頓火鍋要排隊到凌晨,文旅經濟收入同比增長193%。
另外我們發現如今的游客更傾向于玩的好,而不是單純到某個地區看一眼,比如從以前的坐一晚,當日回,到如今的尋找更有品質的住宿環境,有個好的休息環境。
同時對游客來講景點景觀并不是唯一的選擇,相反對于夜市經濟同樣需求量高漲。
從近兩年游客的旅游區間顯示人們已經不拘束于單純的中部地區,南部地區,西部地區逐漸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比如四川地區今年接待游客數量高達4365.28萬人,旅游收入高達235.01億元。
凸顯了西部地區發展的強勢苗頭。
成都寬窄巷子,都江堰、青城山也成為不少游客的打卡等勝地,多地區景點均顯示當天門票售罄的狀態。
這種旅游爆發式增長大大推動了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及交流。
只可惜面對這種爆發式旅游高潮部分旅游景點后勁不足,比如張家界在接待游客上就出現了游客高呼退票,大大影響了景點形象。
所以說面對這種井噴式游客增長,各地區景點都應該做好相應的措施和后續儲備問題。
人流量一旦增多如果無法及時做好分流和應對,后果不堪設想。
整個張家界人滿為患,游客甚至連走都很難挪動步子,如此多人去擠極其狹窄的通道和觀景臺,簡直是受罪。
甚至都能導致呼吸不順暢,哪里還有美好體驗感。
這讓游客們的心情大打折扣,另外長時間的排隊,再加上沒有足夠的交通工具,或者纜車維護等等狀態讓游客們‘上不去,下不來’。
本來排了三個多小時的隊伍,沒想到收獲這樣的“景色和服務”誰也不樂意。
當然不僅只有張家界需要排隊等很長時間,就連北京天安門、上海迪士尼都需要排幾個小時的長隊。
那么對已經做好出行準備,并且前往熱門景區的游客,自然這些在意料之中,畢竟難得休息時間。
誰不想趁著這段時間好好體驗美好景色。
只是不同地區不同的應對態度和方式罷了。
算是一種別樣的體驗感。
說完國內游客,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國內接待境外游客同樣數據喜人,比如北京接待境外游客高達200萬人次。
看得出來如今中國的形象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所重新認識。
因此未來中國在發展旅游項目為支柱型產業方面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也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希望我們各地區在抓住機遇的同時,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同時提高自身的發展和快速轉型,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文化建設和輸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