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taEye研究院
首部投資過億短劇《獅城山海》上線當天收視率破1,騰訊視頻站內熱度超越《執筆》,創下短劇最高熱度記錄。
4月30日晚,首部投資過億的微短劇《獅城山海》在央視8套與騰訊視頻播出。這部短劇由郭靖宇團隊制作,《唐朝詭事錄》原班人馬操刀,全程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取景。
本期DataEye將談談《獅城山海》的數據表現以及其背后的IP衍生思路。
一、《獅城山海》相關數據
1、上線當天收視率破1
《獅城山海》4月30日在CCTV8首播。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情況來看,《獅城山海》播出第一集就登上收視日榜,位列第三,收視率達1.530%,收視份額為7.263%,僅次于《絕密較量》與《蠻好的人生》。
從騰訊視頻站內熱度來看,《獅城山海》在騰訊視頻電視劇熱播榜中排名第三,站內評分9.4。
燈塔專業版顯示,4月30日,《獅城山海》上線后,播放量與市占率逐日遞增。5月5日,《獅城山海》日播放量首次突破千萬,排名第三,僅次于《蠻好的人生》與《無盡的盡頭》。截至5月5日,《獅城山海》播放量達4360.7W。
值得注意的是,《獅城山海》上線3天,創下騰訊視頻站內短劇的最高熱度記錄。5月2日,《獅城山海》站內熱度達21569,超越此前《執筆》創下的21497熱度。
2、觀眾褒貶不一
目前,《獅城山海》豆瓣尚未開分,但不少豆瓣用戶發表了相關劇評,褒貶不一。
"短劇"是把雙刃劍。《獅城山海》每集時長20分鐘,監制郭靖宇在直播中稱"像在做電影一樣拍劇"。但部分觀眾也認為這種形式無異于PPT切片,欣賞不來。
但大部分觀眾對《獅城山海》呈樂觀態度。觀眾表示,劇中各種場景的細節都很用心,還原度強。演員表現出彩。除了老戲骨巍子、吳啟華等演員的加持外,青年演員劉旭文的表演也很出色。他在劇中飾演劉振東,人設比較復雜,在短劇的節奏上演出自然的反差感,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3、異域風情濃厚,打造2.4萬平米片場
2018年,長信傳媒成立就開展了海外業務,開發南洋市場。郭靖宇在采訪中提到,南洋市場"市場小但空間大"。《獅城山海》也是長信傳媒"南洋系列"作品之一,劇中也流露出濃厚的異域風情。
劇中"獅城"以新加坡為原型,還原了當時馬六甲河岸的茶樓、碼頭、幫派堂口的細節,群眾演員的方言口音也具有地域特色。女主岳麗娜穿的八斤重的珠繡娘惹服也是新加坡華僑的同款。
為了還原1940年代的南洋風貌,劇組建起了24000平米的南洋街片場,1:1復刻了新加坡紅燈碼頭,南洋騎樓掛著"陳嘉庚公司"招牌,雜貨鋪擺滿虎標萬金油和老字號肉骨茶包,群演穿的木屐都是從檳城古董店淘的。
4、還原歷史,改編自真實事件
《獅城山海》中,程恢帶領華人勞工抗爭的故事原型就是"1921年豬仔暴動"事件。
顧問團隊透露,劇中的"山海幫"原型是真實存在的南洋華人互助會。歷史上,下南洋做苦力的工人被稱為"豬仔",工人們在南洋處境艱難,死亡率高達30%。而"山海幫"就是為了保護同胞、對抗殖民者而存在。
劇中老幫主程恢的經歷極具代表性,他自幼 "下南洋",從苦力工、黃包車夫做起,一路拼搏建立起 "山海幫",反映了當時眾多南洋華人的艱辛創業史。
5、人物多重反轉,主角白切黑
作為微短劇,《獅城山海》具有"多重反轉"的典型特征。
以劉振東一角為例。劉振東這個角色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是警察局警長,另一方面,他又是山海幫幫主的兒子,對立立場就反映了其人設的復雜性,白切黑屬性大發。
有觀眾表示,看到第二集時認為劉振東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但看到7-10集才知道他也可能是殺死自己父親的疑兇之一。
此外,劉振東的身世之謎也是劇中的疑點之一。其母親洪顏斡旋于三個男人之間,劇中對誰是劉振東親生父親的問題也給出了不少反轉性答案。
二、題材觀察
1、幫派斗爭題材,是短劇版《九龍城寨》
《獅城山海》是一部幫派斗爭題材短劇,在近幾年的微短劇中并不多見。
短劇以山海幫二幫主之死開展劇情,幫主之爭、殖民亂戰、家族恩怨等情節相繼引出。山海幫老幫主程恢重出江湖、穩定幫派與新一代成員劉振東從警長到山海幫少幫主的身份轉變是劇中的兩條主線,通過幫派紛爭映射海外華人的生存抗爭與家國情懷。 央視稱其"微短劇拍出了歷史正劇的厚重感"。
值得注意的是,《獅城山海》邀請了不少TVB老戲骨加盟,包括吳啟華、許紹雄、吳岱融等。有觀眾稱《獅城山海》是短劇版《九龍城寨》。
其中吳啟華和許紹雄的表演也讓觀眾夢回TVB,兩位"反派專業戶"讓《獅城山海》的劇風融合了香港黑幫片風格。
據悉,劇組的武術指導是成家班出身的曹華,他設計的"暴雨夜巷戰"讓演員在每秒28幀的升格鏡頭中完成17個武打動勢,創下非武俠劇打戲密度新高。
2、IP系列化衍生,推進南洋市場傳播
《獅城山海》監制、長信傳媒董事長郭靖宇在采訪中表示,他一直倡導IP系列化開發,計劃用十年時間養成一系列的IP。
目前,長信開發的IP包括《唐朝詭事錄》系列、《靈魂擺渡》系列、"南洋"系列等IP。其中"南洋"系列劇集有《天涯小娘惹》《南洋女兒情》《獅城山海》以及還未播出的《南洋英雄》《十大悍匪》等。未來,長信還會繼續推出現代懸疑系列、中國新武俠系列。
郭靖宇表示,他希望這些系列能夠成為一個整體的文化IP,將傳奇劇(通常是指以民國為時代背景的強情節劇集,主要體現家國情懷、兄弟情誼、民族情懷)戰場帶到南洋,在海外推廣這些內容新形式。
三、長劇團隊砸錢砸出精品?
1、收視率下跌,受眾輻射有限
此前,郭靖宇在"2025首都視聽節目春交會"產業發展論壇上透露,《獅城山海》是市場上第一部投資過億元的短劇。
導演巨興茂為了提高短劇質感,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取景,并且斥資1億元在馬來西亞建起了占地超24000平米的南洋歷史文化街。全劇動用了3850余名工作人員,轉場行程超6122公里。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發文稱:"這是近年最真實的南洋華人題材劇。 "
錢砸了,效果也起來了。愛奇藝海外版被大量觀眾擠崩兩次。新加坡用戶Lucas曬出追劇記錄:"為了看4K版,我續了三年會員,結果卡成PPT。"
但《獅城山海》收視率次日下跌。業內人士分析:"南洋題材對北方觀眾吸引力有限,現在全靠海外華人撐著熱度。"
除了長信傳媒,斥巨資下場做短劇的長劇團隊還有于正旗下的歡娛影視。
去年11月底,于正發文稱將斥資800萬拍攝短劇《吉天照》。但《吉天照》收視效果不盡人意,并沒有達到出圈效果。
長劇團隊砸錢,未必能拍出精品短劇,畢竟二者之間存在"生態隔離"。盡管郭靖宇表示《獅城山海》是一部微短劇,但其在時長與播出形式兩方面均呈現出中短劇的特征,與真正形式的微短劇仍有差距。
2、大資本下場,不圖回本圖價值
砸大錢做短劇,最后收效甚微,難以回本,為何仍有資本不斷下場做精品短劇?圖什么?
DataEye認為背后有兩種原因:
①"秀肌肉"的品牌價值。長信傳媒與于正這類資本砸錢"秀肌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打造自己的企業/個人品牌,同時打造并強化自身IP。其中于正《吉天照》是為了打造個人IP,長信傳媒則是強化自身"南洋系列"IP;
②響應國家號召,創造社會價值。 大資本入局+央視首播,響應了國家對微短劇精品化、品質化的號召,以及"長短融合"的方向,對未來更多上星上電視臺短劇起到開拓作用。
展望未來,隨著這樣的大制作短劇增加,受眾的圈層一方面必然會越來越大,比如之前看電影/長劇的觀眾,也會關注到這樣的精品短劇,短劇立項找準受眾群體成為關鍵;另一方面,短劇觀眾的審美水平、鑒賞能力必然也會持續提升,自然淘汰一批低劣產品。
此外,"大制作+上星上電視+IP品牌效應"的思路打法,或許成為一種可行的新模式。這一模式下,微短劇可以融合更多元素,比如文旅等。
短劇的"戲路"也將持續拓寬,模式包羅萬象,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新常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