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任何從伊朗購買石油或石化產品的國家或個人都將遭受美國制裁,將被禁止與美國做生意。特朗普說:“所有購買伊朗石油或石化產品的行為必須立即停止!任何從伊朗購買任何數量石油或石化產品的國家或個人都將立即受到‘二級制裁’。他們將不得以任何途徑、方式或形式與美國做生意。”美國與伊朗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了首輪間接談判,這是自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雙方首次正式開啟談判。
特朗普現在對伊朗原油展開二級制裁,著實是對德黑蘭當局打出的一記重拳,相當于像全球各國下了不準買伊朗原油的通牒。無需多言,這件事肯定會波及中國。中國和伊朗之間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能源合作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伊朗也指望著中國未來購買更多原油。特朗普政府最新的二級制裁,顯然會影響到中國企業。但在目前的美國對華關稅水平下,中美兩國的經貿合作已經受了重創,實質上接近脫鉤。
特朗普(資料圖)
這背后的考量顯而易見:伊朗是美國長期敵對對象,而石油是其最重要的出口支柱,通過封鎖伊朗石油出口,不僅能繼續打壓伊朗,還可以控制全球能源市場走向。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想用這一招試圖迫使中國、印度等主要買家讓步,從而達到施壓談判的目的。但問題是,這種策略到底能否奏效?從過往經驗來看,中國一貫堅持自身利益優先原則,尤其在能源戰略上,有著很強的獨立性,面對美國的威脅。
如果放在中美關稅競爭以前,美國制裁中國企業,特別是涉及伊朗貿易的企業,這個事情不好辦,現在這個事情好辦了,畢竟美國總統特朗普現在發動的關稅競爭,目的就是與中國經濟脫鉤。中國敢做這個伊朗石油買賣,自然也就不會怕美國制裁。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主要就是要警告中國,不要與伊朗進行石油貿易。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篤定我們的商品要賣美國市場,這樣制造廠老板就會考慮降低成本,把廠遷移到美國建廠,在美國招工,這樣不就帶動了美國國內就業和制造業了,而高關稅是制造業回流的其中一種手段。特朗普就是吃定了,只能賣美國的中國工廠。目前,無論美國國內還是美國國外,形勢對特朗普都不利,他覺得只有轉移視線、故作硬氣才能挽回支持率,所以每每發出強硬之語給自己造勢,不知他如何收場。
據新京報報道,前不久,中方在北京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舉行會談。中方表示,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全面戰略伙伴。中伊友好歷經國際風云考驗,發展中伊關系是雙方共同的戰略選擇。近年來,中伊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在相互支持中深化政治互信,在務實合作中拉緊利益聯結,在應對單邊霸凌的斗爭中團結協作,中伊關系的戰略成色更加突出。
特朗普(資料圖)
中方外長強調面對當今世界的不穩定、不確定性,中伊要保持定力,堅信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明多樣性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單邊霸權終究不得人心。面對美方過去8年時間的文攻武備,中方仍在堅定按照自己的路線前進,中方外長“保持定力”這四個字說給誰聽其實不言自明。美西方剛釋放了那么一點善意,伊朗馬上欣然赴約參與對話,為什么不想一下特朗普上臺后美方外交政策可能發生的轉變呢?中方的忠告不是白說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