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馳長三角,無界新篇章”,5月17-18日,2025年長三角國際鐵人三項賽將于上海市青浦區舉行。本屆賽事以“跨界一體、綠色共生”為理念,串聯元蕩湖、大觀園、金澤古鎮等滬蘇交界地標,將生態修復成果、古典園林文化與水鄉風情融入賽道設計,為選手與觀眾呈現一場跨越自然與人文的沉浸式體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次賽道亮點吧~
【大觀園文化景觀——穿越紅樓詩境】
花神廣場與十二金釵園
賽事主會場是以大觀園花神廣場為核心的古典園林區,以“十二金釵”為主題,融合詩詞鋪裝與花神雕塑,春季牡丹樓前百花競放,秋季梅廊慕雪紅葉浸染,四季皆成景。十二金釵園內設海棠石醉、平湖風荷等節點,穿行其間,如入《紅樓夢》的詩意世界。
【元蕩生態賽道——水清岸綠跨界而行】
生態修復典范
游泳賽道所在地元蕩是長三角示范區“一河三湖”(太浦河、淀山湖、元蕩、汾湖)重點水體,橫跨上海和江蘇,面積12.9平方公里,岸線全長約23公里,作為示范區首個跨界共治湖泊,通過退漁還湖、濕地重建,形成12個生態小島與環湖綠道。
騎行賽道蜿蜒于碧波和鷺鳥的棲息地之間,選手還可穿越元蕩慢行橋(滬蘇交界地標),感受“一步跨兩省”的獨特趣味,遠眺滬蘇湖高鐵與湖光交錯的動態畫卷。
多功能濱水空間
元蕩湖畔配套黿蕩小館、漁歌驛等休憩站,擁有數個觀景平臺,同時途經濕地觀測點,選手可以近距離觀賞白鷺翩躚、野鴨戲水的生物多樣性場景。
【金澤古鎮——千年古韻與激情碰撞】
水鄉橋梁與青石板路
跑步賽道延伸至金澤古鎮,金澤古鎮歷史悠久,集中了宋、元、明、清四朝古橋,如萬安橋、普濟橋、如意橋、迎祥橋等,金澤被贊譽為“古橋博物館”“江南橋鄉”。在這里可以徜徉金澤水鄉,欣賞四朝古橋,感受古剎的寧靜,青石板路與臨河民居構成獨具韻味的水鄉風情。
金楊村田園風光
賽道途經金楊村,這里保留著傳統農耕文化與濕地田園景觀,春油菜秋稻浪,選手在競技中感受“魚米之鄉”的恬靜生機。鄉村田野入景、一次次藝術與自然的對話,讓金楊的靜美鮮活起來。來金楊感受鄉村煙火氣,行走在鄉間小路上,看菜花搖曳,稻浪翻滾。帶著鄉野間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田園詩里的風光盡收眼底。
【終點體驗——打卡長三角一體化成果】
方廳水院
作為比賽的終點區域,方廳水院以江南庭院布局為特色,賽道沖刺線前的歡呼將驚艷白墻黛瓦,如若未來在夜間搭配光影設計,更是增添靜謐雅致的文化氛圍。
從空中俯瞰,“方廳水院”呈現出規整而又極具韻味的四合院形制,連接各建筑的步行橋,不僅是交通樞紐,更似巧妙構思勾勒的線條,四角的建筑分別承載著滬蘇浙皖的主題展示空間。而中間的主會館,猶如四合院中的正堂,莊重而大氣,未來將成為重要活動的舉辦地。
【一環六灣,立體賽道】
賽道依托元蕩“一環、六灣、多點”生態格局,融合元蕩湖中游泳、金澤古村騎行、方廳水院沖刺三大段落,兼具挑戰性與觀賞性。完賽者可以沿元蕩湖畔漫行,或探訪金澤古鎮茶樓,或到大觀園牡丹樓領略一下文化熏陶,深度感受示范區“生態修復+文化傳承+城鄉共生”的創新實踐。
環湖路線路況良好,具備一定騎行經驗的車友可以在賽事舉辦前后馭車而行。沿途將經過數個特色景點,包括橋梁、村道、驛站等,風景豐富多樣。長三角鐵人三項賽不僅是一場體育盛宴,更是一次穿梭于長三角藍綠水岸、觸摸綠色發展脈動的跨界之旅。在這里,速度與詩意共存,競技與生態共鳴!
來源:上海市鐵人三項協會
編輯:呂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