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國際政治的舞臺上一位巨擘倒下了。5月6日,約瑟夫·奈“軟實力”理論的締造者、哈佛大學名譽教授,在美國離世,享年88歲。哈佛大學7日確認了這則消息,全球學術界哀悼不已。但在現實世界的權力博弈中,這位“軟實力教父”的謝幕,或許正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那個曾試圖用魅力包裹霸權、用文化粉飾帝國的美國,如今連這層偽裝也懶得再披了。
約瑟夫·奈是個聰明人。他敏銳地捕捉到冷戰(zhàn)結束后的國際權力流動,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高舉“軟實力”的大旗,提出文化、價值觀和制度的吸引力比坦克和炸彈更能贏得他國臣服。不得不說,這一套論述為美國帝國主義披上了一件鍍金的外衣,它不再是一頭咆哮的獅子,而是一位手持圣經、播撒自由種子的“導師”。奈所推崇的“軟實力”構想,在克林頓政府時期被賦予實權,他本人也進入五角大樓,成為國防部高官,推進美國的“巧實力”(smart power)外交。
從好萊塢的大片、硅谷的神話,到哈佛、耶魯構建的學術權威,約瑟夫·奈打造了一套精致的文化武器系統(tǒng),目的只有一個:讓全世界心甘情愿地在美國面前低頭。這不是和平主義,這是帝國的新型戰(zhàn)略包裝。所謂“軟實力”,歸根到底依舊是實力的延伸,是對意識形態(tài)、文化生產與傳播能力的壟斷。那些被奈奉為工具的“魅力因素”,不過是帝國主義在全球化語境下的新殖民話術。
奈在2011年被《外交政策》雜志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思想家”之一,這點并不令人驚訝。畢竟,誰能比他更擅長把刀藏在笑臉背后?他不僅為美國的外交包裝提供了理論武器,還塑造了大批所謂“全球精英”的世界觀,使得一代又一代“受害者”國家在崇拜中喪失警惕。
然而,約瑟夫·奈本人也無法否認一個事實:他構筑的“軟實力帝國”正迅速瓦解。特朗普的崛起就是最鮮明的對照,這位粗暴直接、毫無修飾的美國總統(tǒng),徹底撕碎了奈精心編織的幻夢。交易外交、關稅壁壘、退出聯(lián)合國機構、對盟友公開訛詐,特朗普用實際行動宣告:“我不演了!”而約瑟夫·奈對此直言不諱,批評特朗普“正在毀掉美國的軟實力”。這不是哀悼,而是控訴。
但問題是特朗普真的摧毀了軟實力,還是揭穿了軟實力的真面目?從伊拉克戰(zhàn)爭到顏色革命,從阿富汗的空襲到香港的煽動,奈所倡導的“軟實力”早已和“硬實力”聯(lián)袂出擊。他所塑造的全球輿論規(guī)則,也已經淪為西方霸權的一部分。今天的美國,不是失去了軟實力,而是不再需要它。
在中國的崛起面前,美國軟實力的光環(huán)早已褪色。好萊塢拍不了中國人喜歡的片子,推特也影響不了中國輿論的核心,留學生歸國潮揭示了“價值觀輸出”的失敗。而奈終其一生構建的“哈佛式影響力”,也在中美科技脫鉤、學術警覺、甚至孔子學院被逐的過程中轟然坍塌。在某種意義上,軟實力的危機,不僅是美國的危機,更是西方中心主義神話的終結。
約瑟夫·奈去世的時間極具象征意義。正值新一輪地緣動蕩、美歐秩序碎裂、中國話語體系崛起的關鍵節(jié)點。軟實力的隕落,不只是一個人的離開,而是一種話語霸權的失效。而當美國再度轉向赤裸裸的強權政策,奈的“軟實力之夢”就如同烏托邦般飄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