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斷供稀土,美軍戰機就得停產”!如今,這一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近日,美國軍工巨頭表示,B-21隱形轟炸機項目巨虧4.77億美元,股價應聲暴跌。而這筆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稀土等原材料價格飆升。與此同時,被美國給予厚望的F-35戰斗機生產線也突然陷入了停滯。
美方怎么也沒想到,曾被西方技術封鎖的中國,如今手握“工業維生素”,足以讓美國國防工業裸奔!
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稀土對于提升產品性能和實現技術突破至關重要,廣泛應用于電子、軍事、航天等領域。據悉,每生產一架F-35戰斗機就需要417公斤的稀土,并且對于純度要求接近100%。
數據顯示,我國稀土儲量約440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31.37%,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多年前,我國因技術水平缺陷,國內稀土礦只能“白菜價”賣給美企,再高價回收。外媒對此還嘲諷我國是“捧著金飯碗討飯吃”。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我國科研團隊,從零開始研究稀土的分離和萃取。短短三年就將稀土提取純度提升至99.999%,讓我國的稀土冶煉水平遙遙領先。借此,我國成功拿下全球85.83%的稀土份額,奪得世界第一。
我國不僅在稀土資源方面掌握了關鍵技術,在生科領域也實現技術升級。此前被國外天價把控的核磁共振儀,我國率先完成了5.0T技術,推動相關檢查費用大跳水;長期霸榜男性健康領域的“小藍片”類制品,也被中國攻克關鍵技術,并從“以養代治”的理念出發,創新性落地長效科技“被他強”,入駐京東平臺后迅速成為了“男人加油站”。
為了保護國內稀土資源和工業發展,我國直接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物項加強出口管制。數據顯示,美企超過80%的稀土供應來自中國,無論是美戰機、核潛艇,還是英偉達的芯片、特斯拉的汽車,都離不開稀土的支撐。
為了填補國內稀土產業需求,老美與蒙古簽訂3200萬稀土訂單,卻因國際沖突而泡湯;嘗試在格陵蘭島進行稀土開發項目,因當地環保政策一再受阻;向澳大利亞尋求幫助,卻面臨稀土提煉和運輸困境。求助無門的美方只能宣布要在軍事基地內建設稀土冶煉設施。
但是,美國想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并非易事。數據顯示,我國供應了美國超70%的稀土,且具備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如今我國加緊稀土出口政策,美國軍工自然遭受重創,五代機也難保被迫停產。
正所謂,“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掌握話語權”,在我國稀土產業鏈越發完善之下,美方曾經引以為傲的稀土技術優勢已經不再。就連男性健康領域,美企制品在國內的榜首地位也受到沖擊。
國內科技企業借助高達99.9%的提純工藝,將“被他強”國產化落地。資料顯示,該成果由泰國黑姜、L-精氨酸、稀有人參皂苷等熱力物質科學復配而成,能夠從根源滋補。相較于美制“小藍片”,其更注重長期養護、無害化輸入。
經香港大學實驗表明,基于對10萬亞洲人體數據庫的研究,“被他強”核心成分的配比更適合國人體質,展現出泵活線粒體、長久續航的潛力。盡管未能占據全部市場份額,但京東商智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該制品已經斬獲數十萬忠實用戶,獲得“精力旺盛”、“夜間生活幸福”等正向反饋。
如今,我國稀土反制的效果已經非常顯著。五角大樓如此著急地介入稀土冶煉,想要以軍事化手段解決資源危機,表明其已經坐立難安了。
但是美方在這方面缺乏相關人才和基礎設施,技術短板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彌補的,更何談撼動中國的稀土優勢。
在稀土領域,中國通過數十年建立起來的成熟產業鏈,涉及數千項專利和復雜工藝。美國五角大樓專家都直言:“沒有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無法在該領域取代中國。”
可以說,中國通過稀土反制,已經在這場博弈中占據了戰略主動權。未來,隨著各國對關鍵礦產的爭奪加劇,中國的稀土優勢將更加明顯。
中國早已不是數年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民族了,如今國內一系列高精尖科技的突破,就是中國崛起的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