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內蒙古林西縣圍繞群眾生產生活實際,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增強文明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動文明實踐融入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坎,讓文明之風“吹起來”,讓群眾生活“美起來”,讓百姓心田“暖起來”。
建陣地 打造文化磁場
走近林西縣新城子鎮老虎石溝村,音樂聲錚錚入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老人們身著民族服飾翩翩起舞,場面其樂融融。隨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提檔升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變得煥然一新,吸引了眾多文藝團隊和體育愛好者。這些老人因共同的愛好結緣,用音樂、舞蹈陶冶情操,共同“舞動”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林西縣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一批功能發揮到位、創新亮點突出、群眾普遍認可的精彩活動常辦常新?!绷治骺h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馬永柱介紹。
制作玉米皮貼畫
優服務 點亮幸福生活
大井鎮東方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熱鬧非凡,桌上堆滿了玉米皮、線繩等材料,幾名婦女圍坐在一起,專注地裁剪、粘貼,時而交流技藝,時而笑語盈盈。村民呂海平笑著說:“以前農閑的時候,大家就是在家看看電視、打打牌,雖說日子也過得舒坦,但缺少精氣神兒。自從開始制作玉米皮手工藝品,農閑時間也變得歡樂起來還賺了錢,一舉多得?!?/p>
林西縣依托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定期舉辦玉米皮手工藝品制作培訓班,通過這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靈動而深厚的文化力量,匯聚涓涓細流,緩緩地浸潤著每一位村民的心靈。
揚新風 文明沁潤人心
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獎勵50分;與父母同吃同住,照顧生活起居獎勵100積分;在暖心食堂辦理紅白事并響應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獎勵200積分……官地鎮王家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孝老愛親、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積分制管理,實行“正反向”積分管理辦法,引導村民爭做“文明人”、爭當“文明戶”,曾經的“攀比風”變成了“積分熱”“隨手扔”轉為了“主動掃”。村民隋文和感慨“現在誰家積分高,比存款多少更有面子!”
強隊伍 壯大宣講力量
開展理論宣講,林西縣涌現出“頭雁”宣講隊、青年宣講隊、教育宣講隊等優秀宣講隊伍,打造了“廣和廣播”“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看變化說發展”等一批特色理論宣講品牌,服務力量不斷增強。各鄉鎮街道充分挖掘利用轄區內老黨員、先進典型、典型人物、基層支書等,講好身邊事讓理論宣講“接地氣”,依托“學習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公園廣場”等宣傳陣地場所,廣泛開展各類宣講活動,切實形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傳播的濃厚氛圍。
文明理念傳到千家萬戶,文明新風浸潤群眾心田。匯聚群眾的“小溪流”,形成的是服務基層的“大洪流”。下一步,林西縣將持續拓展文明實踐的內容、形式、途徑和方法,組織實施好“1+6”項活動,推進鄉村文化建設,加強社會治理,推動移風易俗,促進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優化社區服務。進一步提升文明實踐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為實現群眾美好生活目標貢獻力量。(馬永柱、楊玉婷)
來源:赤峰市林西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