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映照,薄霧輕籠,林西縣羊腸子河兩岸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居民們或徐徐漫步,與晨風輕語;或駐足賞景,與繁花對眸;或靜坐長椅,與時光對酌。曾經的荒蕪之地,如今滿是生機與愜意,滿是歡聲與笑語,滿是詩意與寧靜,沿河兩岸,已成為市民心馳神往的休閑勝地。
“以前羊腸子河西岸的空地,全是一人多高的雜草,垃圾也不少,根本沒法靠近。現在你看,綠樹成蔭,花草繁茂,還有這么好的步行道,我每天都要來走幾圈,心情特別舒暢。精心修復后的‘四口一岸’,不僅環境變美了,更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休憩游玩場所。”在林西縣生活了十幾年的李桂芬對此感受頗深。
林西大道南出口
李桂芬所說的“四口一岸”涵蓋了“國道306出入口、林西大道南出口、銅都大街東出口、興林路北出口和羊腸子河西岸”林西縣主要出入口。林西縣住建局以“環境整潔、設施完好、景觀優美、秩序井然”為目標,秉持“微改造、強治理”的理念,實施了一系列環境整治及提升改造工程,讓城區環境品質實現“煥新升級”,為市民打造更整潔、宜居的生活環境。
在具體實踐中,林西縣圍繞群眾關注的問題,將“單純清理”轉變為“生態治理”,投資525萬元對“四口一岸”進行綠化、亮化建設。目前,共種植喬木5570棵,灌木2099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68盞。并重點對羊腸子河西岸的征收土地、空閑地、河道整理空地等進行綠化和生態修復,栽種了云杉、山桃、丁香、糖槭、文冠果、元寶楓、123蘋果、杏樹、李子樹、山楂等22種共2860余棵各類喬灌木,以及550余平方米的籬、苗木。喬木高大挺拔,灌木錯落有致,相互點綴,構成了一道兼具生態價值與觀賞性的綠色屏障。
在林西縣住建局局長孫建國看來,“四口一岸”環境整治及生態恢復工程,不僅要解決當下的環境問題,更要著眼長遠。“我們通過打造整齊劃一的綠籬邊界與流暢的植物線條,既保障了苗木的健康生長,又塑造出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立體綠化景觀,讓城市的邊角地變成了‘微景觀’,實現了綠化覆蓋率與景觀美譽度的同步提升。”
未來,林西縣住建局將繼續統籌推進環境提升工作,讓荒地化為蔥郁如茵的“生態綠毯”,成為市民鏡頭中的生態盛景,為打造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注入強勁動力。(李曉軍、楊玉婷 )
來源:赤峰市林西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