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作為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第二設計研究院的院長,李亮院長以20年扎根給排水領域的實踐積淀,為青年從業者勾勒出一條"熱愛為錨、學習為槳、創新為帆"的成長路徑。本期《凈水技術》“見一思千”訪談欄目對話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二院院長/《凈水技術》期刊青年編委李亮,展現這位兼具前瞻視野與實踐智慧的行業領軍人物的“職業哲學”。
李亮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第二設計研究院院長/《凈水技術》期刊青年編委
李亮,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第二設計研究院院長,正高級工程師,四川省優秀青年設計師,《凈水技術》期刊青年編委。主持和參與大型污水處理、污泥處理項目數十項,在各核心科技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獲專利授權數項。主要從事給排水、水環境工程設計研究。代表項目:深圳市布吉污水處理廠、廣州南沙自來水廠一期工程、成都市新建污水處理廠(一、二廠遷建)工程、成都市新建污水處理廠廠外工程、成都市第三污水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成都市污泥處理廠一二三期工程、東莞市污泥集中處理處置項目、成都第六再生水廠二期、天府新區華陽凈水廠項目等。
成都第六再生水廠二期效果圖
成都市污泥處理廠三期工程實景圖
以初心照亮青年設計師的職業征途
說熱愛這個詞可能程度比較深
至少是相對喜歡吧
在備采的會場里和李亮院長面對面,他笑著調侃自己“不算青年設計師了”。這位從業二十余年的給排水設計專家,談起職業成長時眼里依然閃著光。沒有高談闊論,只是從容又生動的向我們講述了一位工程師如何用熱愛與堅持,在城市的“血脈”中寫下自己的注腳。
“如果連‘相對喜歡’都做不到,我建議年輕人換條賽道。”說起職業選擇,李亮院長的第一句話樸實卻有力。在行業變革加速的當下,青年設計師常面臨“職業倦怠感”,但真正的成長往往始于對專業價值的深度認同。他說起自己的真切感受,給排水工程作為城市發展的"生命線",需要從業者以"希望貢獻出知識和力量"的使命感,超越短期得失。這種情懷驅動讓他在污水處理廠等民生工程設計事業中堅守二十余載。
用好奇和勇氣破繭而發
對專業的新東西非常有興趣
即便沒參加項目也不斷請教
當話題聚焦2006年深圳布吉地下污水廠項目:“這是全國第一座大型地下污水廠,做方案時我沒有被安排參加這個項目的主體工作,但我看到地下污水廠這樣一個新鮮事物,非常有興趣,就愛追著總工和外籍顧問請教,不斷的交流自己的想法看法。”這份主動打動了總工們,最終讓他承擔HYBAS生化池的設計工作。說到這里,李亮院長笑了,“很有幸,那些老前輩們最后向領導建議,認為這個污水廠項目生化池應該交給有熱愛有想法的同志來做。這對當時剛參加工作一年多的我來說,機會真的很難得。”
李亮院長聊起自己數次重訪布吉污水處理廠時,看見當年親手設計的系統仍運轉良好,“就像看見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這種與作品的情感聯結,讓他在談到職業歷程時格外動情。
技術領跑者的修煉體系
我覺得學習這個過程
跟讀小學讀初中是一樣的道理
對于青年設計師普遍關注的成長方法論,李亮院長直言最大的感觸就是不管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學習的過程其實都始終如一。針對這一點,他提出三個層面的全周期學習方法:
1.預習筑基:通過文獻研讀、專家訪談等對目標內容有初步理解,在系統性學習前自主閱覽相關知識,構建知識框架;
2.實踐精進:采用"分層聚焦",前期抓大放小,找思路找方法,準確提綱挈領;后期深究細節,用“零容錯”的關注度落實實踐中每一步;
3.復盤迭代:建立"總結機制",不必拘泥于表現形式,無論是私下的自我審視,還是公開的書面總結,重點在于“自我總結”的這個過程。
這些年,他也因此養成了回訪舊項目的習慣:“去看看我原來設計的一些細節在后面是怎么落實的,落實的情況怎么樣,效果怎么樣,有沒有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不畏難,大膽擁抱變革":
傳承者的諄諄寄語
時代變了
不要害怕新生事物
面對行業變革帶來的技術挑戰,李亮院長提煉出"三個破":
破除經驗依賴,主動接觸新事物;
破除角色局限,跨領域學習相關知識構建系統思維;
破除舒適圈,用“釘子精神”大膽鉆研。
臨別時,李亮院長對著鏡頭說了段掏心窩的話,他的語氣輕快卻又透著堅定:“從我自己來說,雖然工作這么多年,經歷的很多項目談不上什么成就,但是我相信年輕的同志——你們面臨更好的基礎、更新的局面、更廣闊的天空,去創造更多新的東西,發揮更大的價值。你們年輕人的天地和高度是我們羨慕和不能企及的。”
后記
從青澀設計師到行業領先者,李亮院長用二十年詮釋了"匠人精神"的當代內涵。他既保持著對技術前沿的敏銳嗅覺,又始終扎根工程實踐沃土,這種"頂天立地"的職業姿態,為新時代工程師樹立了價值標桿。備采的會場微微嘈雜,卻蓋不住這位把青春獻給行業的工程師,默默為中國市政工程人添上的生動注解——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薪火相傳的一代代人把腳印深深踩進泥土的溫暖回響。
【本文限于編輯文筆有限,若未能完全表達,還望見諒!】
編輯:《凈水技術》編輯 李濱妤
采編:《凈水技術》經營部主任 孫麗華
排版:《凈水技術》編輯 李濱妤
審核:《凈水技術》社長/執行主編 阮辰旼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跳轉)
《凈水技術》2025年活動計劃
《凈水技術》刊務理事會歡迎廣大水務企業加盟合作
詳情可咨詢市場部 :孫編輯 159008782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