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景路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背景是埼玉縣川口市的某個“團地”(小區(qū))。
這個團地有個特色,住民中有一半是日本人,另一半幾乎都是中國人。在那另一半的中國人之中,還以在日本從事IT領(lǐng)域的持“技術(shù)·人文·國際業(yè)務(wù)”簽證的人居多,大都是年輕有為適應(yīng)力極強的單身貴族或年輕夫婦,他們經(jīng)過在日本的數(shù)年磨合和學(xué)習(xí),已經(jīng)完全適應(yīng)了日本的生活、工作、禮儀等等諸多習(xí)慣和規(guī)矩。這次,團地的中國人組織了伊豆溫泉二日游,有三位日本鄰居也一同前往。于是,總計80人兩輛大巴浩浩蕩蕩興高采烈地奔向伊豆溫泉鄉(xiāng)。
一路上,讓三位日本人驚訝的是,車上的大多數(shù)人不知是已經(jīng)習(xí)慣了,還是顧慮到車上包括司機和參加旅行的三位日本人,以及導(dǎo)游共有五位是日本人的原因,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他們交談時幾乎是用的都是日語,而且,一路上也是循規(guī)蹈矩,完全與日本人組織的團體旅行一樣。相反的,倒是日本人司機的舉止與平時有些不一樣。比如,在巴士行進中,當一位小孩兒從座椅上下來,由過道后側(cè)走向前方時,突然被司機大聲喝止,接著又用一半以上人都能聽得到的聲音嘟噥道,小孩子在行駛中的巴士里走動,簡直不可想象。云云。其中一位參團的日本人后來在日記中寫道:當然,司機說的沒錯,但即使是日本的旅行團,也難以保證小孩子不會在車里跑來跑去呀,而且,關(guān)鍵是司機的口氣,如果是日本人,他絕對不會用或者說也不敢用這種非常失禮的語氣和用語對客人說話的。
中午,在一家專門接待旅行團的自助餐廳吃飯。沒等所有人到齊坐下,就聽餐廳服務(wù)員大聲喊道:都坐下,先說明一下吃飯的規(guī)矩。讓參團的日本人再一次驚訝的是,當時人們還都在陸續(xù)找座位,根本沒有人像電視上看到的外國旅游團一窩蜂似的去搶拿料理等現(xiàn)象。明顯的,這位餐廳服務(wù)員是把這批“老華僑”也當作臨時訪日的一些不大守規(guī)矩的旅行團。但這首先是餐廳自己功課做得不足,而且,那位介紹吃飯規(guī)矩的服務(wù)員的語氣、使用語言也絕對不是對待日本客人時所使用的腔調(diào)和語言。問題是,由頭至尾,這批團員根本就沒有人逾越規(guī)矩多拿亂扔,一切都是和普通的日本人做法一樣,充其量,就是在進食時,有的人說笑的聲音大了一點,但這也只是無傷大雅的程度。吃完飯,大家還都像日本人一樣,對店員鞠躬致謝,說過“搞其搔屋撒嘛呆西塔”(我吃好了,多謝款待)后,才離店上車……
接下來的旅程也都很順利,入住酒店、海邊游玩,晚上聚餐、卡拉OK、享受溫泉等等,直到旅行結(jié)束,這個團也沒發(fā)生過任何一起糾紛之事。這讓因日本人服務(wù)人員的不禮貌對應(yīng),而一直擔(dān)心的寫旅行日記的這位日本人終于大放其心了。相反,他倒是在整個旅行過程中,對在吃飯、游玩、唱卡拉OK時,處處考慮到不要讓他們這幾位日本人感到不適、顧慮的那些中國人團員的處處用心而感動不已。尤其是當他聽到那些年輕的中國人團員用流利的日語唱著他都不會的日本流行歌曲;看著他們完全融入了日本社會中的各種表現(xiàn)。這位日本人感慨了:其實,應(yīng)該好好反省的是日本人呀,再也不應(yīng)該以老眼光看待這些新生代的中國人了。
筆者之所以想寫這篇文字,就是因為這位日本人的日記里描述的日本人司機等對中國人所使用的語言、語氣,讓筆者想起了過去筆者也經(jīng)歷過的一些類似事情,以及耳聞目睹過的日本人在對待本國人、西方人和中國人的不同態(tài)度曾給筆者帶來的那些感慨。
筆者30年前剛來日本時,曾在一家餐廳端盤子,彼時目睹日本飲食的精美,艷羨莫名。一次在倉庫出庫時,突然看到了從中國進口的罐頭食品,筆者不由得自豪地對身邊的日本人同事說:看,這是我們中國的產(chǎn)品。筆者現(xiàn)在還記得清清楚楚,那位年輕的日本同事用不屑的眼神兒瞄了一眼后,只說了一句:不用再說了。當時,筆者的心真的被深深地刺痛了。這就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眼神兒;這就是一種完全蔑視的眼神兒。自此,筆者和這個日本人的交流就僅限于“偶哈腰”(早上好)了。
雖然時隔三十年了,中國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GDP更是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尤其是中國游客疫情前后掀起的“爆消費”日本,反過來已是讓日本人艷羨不已,滿眼羨慕嫉妒恨了,但表面上對來送錢的國人們還得點頭哈腰恭恭敬敬。不過,不懂日語的國人不知道的是,骨子里對我們瞧不起的日本人還是大有人在的,這從他們在對待日本人、西方人和中國人時所使用的的語言、語氣上的截然不同就一目了然了。具體事例比比皆是也就不贅述了。
總之,日本人對待本國人不用說了,那是唯恐落下一個失禮的印象,即使對待西方人,日本人也永遠是恭恭敬敬一臉崇拜相,而唯到了中國人,則立馬不一樣了,都是以非常輕佻的口氣、用語來和中國人對話,雖然表面上也貌似禮儀周到,但實際上就是徹頭徹尾的源自骨子里的對中國人的瞧不起。因此,個人以為,既然我們已經(jīng)成為日本旅游經(jīng)濟的支柱,已經(jīng)成為日本政府極力爭取的大旅游資源,而且,我們也有能力讓日本人在個體的經(jīng)濟實力上不得不佩服我們,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該注重自己的素質(zhì)教育了,只有我們的個體素質(zhì)也能讓日本人無話可說了,才能換來他們真正的尊敬。現(xiàn)在訪日的中國游客素質(zhì)已經(jīng)明顯高于前些年,依此發(fā)展,筆者相信,只要國人共同努力,離日本人用真正的“敬語”尊重我們的日子就不會太遠了。素質(zhì)尚待提高,國人仍需努力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