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對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動了突然襲擊。
雖然其聲稱目標是打擊恐怖分子,但最后查證后發現,傷亡的幾乎全是平民。
不過,面對印軍的偷襲,早已做好準備的巴基斯坦也沒有慣著,第一時間進行了反擊,且還取得了靚麗的成績單。
據巴基斯坦方面公布的消息,印軍在此次沖突中損失慘重,至少有6架戰機被擊落,包括法制“陣風”戰機、蘇-30MKI、米格-29等型號。
更令印度難堪的是,部分印軍前線哨所因無法抵擋巴方攻勢,甚至出現舉白旗投降的情況。
相關視頻在社交媒體上一經發布,便引發了印度國內的一片輿論和嘩然。
印度媒體《今日印度》,更是將印度此次空襲稱為“一場倉促決策帶來的反噬”。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在此次沖突中主要使用了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
包括殲-10C戰機、SH-15自行榴彈炮和054AP型驅逐艦等,那些裝備在實戰中表現出色,無形中為中國軍工產品做了一次“全球廣告”。
相比之下,印度依賴的歐美裝備在實戰中暴露了訓練不足、戰術落后的短板。
正是這場沖突,不僅讓國際社會對歐美一直標榜的所謂的“尖端武器”的實戰產生了質疑,更讓國際社會對印度的真實的軍事實力產生了嚴重懷疑。
有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此次軍事行動與2019年的越境空襲如出一轍:
同樣是印控克什米爾遭遇襲擊后,印度將矛頭指向巴基斯坦并發動報復性打擊。
但與6年前不同的是,此次巴基斯坦的防御和反擊更為迅速有效。
印度空軍的表現不僅削弱了該國的國際形象,也讓莫迪在國內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但這還沒完。
就在印巴沖突爆發的同一天,中方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氯氰菊酯實施反傾銷措施。
裁定自2025年5月7日起對相關產品征收48.4%至166.2%的反傾銷稅,期限為五年。
氯氰菊酯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農業的殺蟲劑,印度是全球最大生產國,占據全球80%的市場份額,而中國是其重要出口市場。
我國商務部調查顯示,2019年至2023年間,印度出口至我國的氯氰菊酯數量增長了75.79%,市場份額從49.25%激增至71.47%。
而價格卻從89675元/噸暴跌至51950元/噸,降幅達42.07%。
這種低價傾銷行為嚴重沖擊了我國的相關產業,迫使我國很多企業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同類產品,造成影響巨大。
數據顯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氯氰菊酯生產國和出口國。
其出口量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國的8倍之多,產能占據全球80%,基本壟斷了全球出口市場。
正因如此,中方的一記重拳,可以說是實打實地打在了印度的“七寸”上。
加之印度空軍新敗之際,中方在經濟領域的對印出手,無疑等于是讓印度莫迪當局遭遇了雙重打擊。
在很多看來,中方在這個節骨眼上對印度出口的氯氰菊酯加征相關反傾銷稅,是不是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
其實不然,這背后的一切,只能說是印度自找的。
相關新聞顯示,就在終裁前一個月,印度突然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征收12%臨時關稅。
其中我國是主要受影響國家,涉及約10.6億美元貿易額。
當時正值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雙方討論了美印安全合作及“四方安全對話”等議題,印方一激動,甩手就給了我們一招。
當時印度的那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向美國遞交“投名狀”。
而我國選擇在印巴沖突敏感時刻宣布反傾銷終裁,既是對印度此前加征鋼鐵關稅的正當回應。
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明確信號:中國不會容忍任何國家以損害中方利益為代價換取他國的支持。
從更宏觀視角看,中方此次經濟反擊發生在全球應對美國關稅談判的關鍵時刻。
各國都在積累籌碼以爭取更有利的談判條件,中方通過此舉展示了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決心和能力。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印巴此次沖突與中印經貿摩擦將對南亞地區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印度可能嘗試通過將沖突降級來緩解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系,同時在貿易領域更積極地尋求談判以緩解經濟壓力。
但如何平衡與中美兩大國的關系,將是莫迪政府面臨的長期挑戰。
如果處理不當,印度可能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陷入孤立,經濟和外交形勢持續惡化。
對我國而言,既要對印度的冒險行為保持警惕和反制,也要為可能的對話與合作留出空間,引導南亞局勢向穩定方向發展。
讀者們,關于“我國對印度實施反傾銷反制”,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