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了,獎勵自己一組撕拉片”。5月8日,演員林允分享的一組撕拉片成為小紅書熱點,這已經(jīng)不是撕拉片的第一次熱搜。
一拍即成像的撕拉片正成為攝影界新晉“頂流”。鞠婧祎、劉詩詩等明星都在社交平臺曬過撕拉片,并帶動眾多年輕人效仿。
演員林允分享自己拍攝的撕拉片
由于撕拉片相紙已經(jīng)停產(chǎn),商家們聲稱“拍一張少一張”,其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原價70元左右的撕拉片相紙,如今在二手平臺上最高賣到了3000元,有人稱之為攝影界的“紙片茅臺”。在照相館里,拍一次撕拉片要近400元,且成像效果“開盲盒”,但在不少人看來,能拍下“人生照片”值得體驗。如何看待“撕拉片”的走紅?
撕拉片不是第一次火
撕拉片,是一種可剝離即時顯影膠片;使用專業(yè)的撕拉片相機拍攝后,可以手動將相紙拉出,當場撕開覆膜顯影,充滿儀式感。由于最早由寶麗來公司生產(chǎn),所以也被稱為波拉片。
最近,鞠婧祎、劉詩詩、虞書欣、古力娜扎、張凌赫、金靖等一眾明星拍攝的撕拉片在網(wǎng)上火爆出圈。拍完當場顯影的方式,也被認為少了“中間P圖”環(huán)節(jié),最能還原明星美貌,成為新的明星美貌營銷神器。除了“原圖直出”,還有不少明星曬出撕拉片的拍攝花絮視頻,向網(wǎng)友介紹其玩法。
撕拉片成為新的明星美貌營銷利器
撕拉片突然被娛樂圈炒火,攝影人強尼并不算太意外。“每一次撕拉片的風行,都與明星效應有關。這不是撕拉片第一次火起來。從最早安迪?沃霍爾用big shot拍攝,到周潤發(fā)在片場用寶麗來110B拍攝撕拉片,在我玩攝影的時間里,撕拉片火了有3到4次。”
“‘撕拉片’有點類似于拍立得,兩者相同的是在拍攝完成后都有一小段等待成像的時間,區(qū)別在于撕拉片多了一個手動將相紙拉出的步驟。”攝影師余儒文說。
2006年,強尼在國外上學,第一次接觸到撕拉片,“那個年代LOMO在香港和國外很流行,我也算是趕了個風潮,使用了‘Holga相機+撕拉片后背’的組合”。他介紹,相對于寶麗來來說,撕拉片是最早出現(xiàn)的即時顯影產(chǎn)品,此后的拍立得吐片屬于后期產(chǎn)品。“這種規(guī)格的撕拉片,早期多是用作試片測試。”他說,單純從成像的質(zhì)感來說,撕拉片會更加真實,也更加還原,“在沒有數(shù)碼相機的時候,因為膠片沖洗時效問題,正式拍攝前,大多會先拍一張撕拉片,看看整體的布景和布光情況”。
相紙“過期”越晚,價格越高
據(jù)悉,作為主要生產(chǎn)廠家的寶麗來和富士,分別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產(chǎn)撕拉片,也給這種相紙帶來“絕版限量”的價值光環(huán)。一位自媒體博主曬出自己在線下拍攝撕拉片的過程,拍攝前店家特地強調(diào),所使用的相紙是2018年最末期的,“歐陽娜娜去巴黎拍的同一批”。這也帶給被拍攝者擁有“明星同款”的興奮。
強尼2015年購買的撕拉片價格僅67元/盒 (受訪者 提供)
強尼給記者出示了他2015年購買的撕拉片相紙價格,當時一盒FP-100c的售價僅67元。但最近如果在閑魚等二手網(wǎng)站搜索撕拉片,會發(fā)現(xiàn)一盒撕拉片的價格已經(jīng)炒到了數(shù)百乃至數(shù)千元不等。盡管都是“過期”膠片,但撕拉片的價格仍與其保質(zhì)期有關。在二手網(wǎng)站上,一盒2015年8月到期的撕拉片F(xiàn)P-100c,售價為1500元。而一盒2018年10月到期的撕拉片F(xiàn)P-100c,有賣家則開出了2400元的高價。至于低于千元價格的FP-100c,可能早在2007年4月就過期了。
1500元/盒的撕拉片
余儒文認為,最近撕拉片相紙的二手市場價格飆升由市場的供需關系所決定,“撕拉片是一種攝影耗材,尤其是在已經(jīng)停產(chǎn)多年的情況下,熱度的回歸自然會推動價格走高。”
“除了明星帶動外,撕拉片這次火起來,應該也與它成像質(zhì)量好,能即時成像等特點有關。”膠片攝影愛好者小張分析,早就停產(chǎn)的撕拉片,由于商家宣傳的“拍一張少一張”,也會吸引一些人去體驗并使用撕拉片,“撕開瞬間還有一種儀式感”。他認為,膠片的溢價存在多種原因,比如原材料漲價、制造商停產(chǎn)、經(jīng)銷商囤貨炒作,甚至關稅因素,“膠片不是固定定價的東西,如果是我特別喜歡的膠片,盡管存在溢價,我還是會考慮購買,只是會更謹慎、更少拍攝。”
在強尼看來,由于撕拉片已經(jīng)停產(chǎn)了,所以商家所宣傳的“拍一張少一張”確實沒有錯。“當時停產(chǎn)前我就買了一批慢慢拍,如果密封做得好,合理保存下,膠片可以保存足夠長的時間。”他認為,如果有消費能力,可以去體驗一下撕拉片,但現(xiàn)在的價格其實已經(jīng)極大地超越了其實際價值。“每次撕拉片的流行都是一股風,吹吹就淡了。這次或許會更明顯,因為價格太貴了。”
現(xiàn)代生活需要有“享受過程”的熱度
如今,在照相館拍攝一張撕拉片價格普遍在300元朝上,且僅有一次機會、不能修片,但吸引不少追逐潮流的年輕人體驗。有網(wǎng)友認為,拍一次絕版撕拉片,記錄下不可復制的瞬間,體驗“撕拉”過程中揭幕一般的激動心情,會帶來難忘的人生體驗。而且,撕拉片需要等待顯影,成像效果受溫度、濕度影響,過程如同“開盲盒”,這種不確定性也增加了用戶的期待感。
虞書欣分享撕拉片拍攝過程,第一次拍時并未能成功“開”出理想效果
在撕拉片爆火的同時,不少被高價“勸退”的網(wǎng)友,則開始探索手動調(diào)色,用數(shù)碼照片修出“仿撕拉片”的效果,社交媒體上也因此多了很多網(wǎng)友分享的攻略和調(diào)色教程。“撕拉片火了,可能也是因為大家看煩了過度精修的圖,渴望看到一些真實美。”在“80后”夏雪玫看來,“線下拍攝一張撕拉片價格相對較高,體驗過拍立得的不一定要追趕這個風潮,目測不久后AI工具就要出撕拉片效果。”
余儒文認為,復古的撕拉片突然在年輕人中走紅,在于它能去追求、感受攝影的過程,一定程度上也回歸了攝影的本質(zhì):定格美好的瞬間,沖印出來珍藏。“撕拉片屬于一種即時成像的膠片攝影,從技術而言,它幾乎沒有后期處理的空間。在今天數(shù)碼后期主流的大環(huán)境下,撕拉片的回歸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現(xiàn)象。它讓人能夠記錄真實的自己,面對真實的自己。”
不過,從攝影藝術的角度,他表示自己并不太可能去嘗試撕拉片。“撕拉片更適用于情懷攝影,它不符合我的攝影需求,特別我對于抓拍和自然表現(xiàn)力要求極高。”2022年開始,余儒文與妻子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藝術攝影作品,既是為妻子圓夢,也在開拓自己的創(chuàng)作選題。為了拍出理想畫面,拍攝時需要帶上三臺索尼相機,包括定焦、變焦的六個鏡頭在樂園中行走。
“在迪士尼拍攝時,我們彼此享受著拍攝中的每一個過程,包括最初的策劃,中期的服裝準備、妝造的落實,后期的拍攝輸出等。”在他看來,享受拍攝過程很重要,這也與當下許多年輕人對撕拉片的青睞不謀而合。“撕拉片在網(wǎng)絡上興起,讓普羅大眾能從中感受一次攝影誕生的過程,這是非常好的。現(xiàn)代生活中需要有這樣能讓人‘享受過程’的熱度,而不只是注重一個結(jié)果。”
原標題:《單張幾百元放大美貌,鞠婧祎、劉詩詩帶火的“撕拉片”為何成攝影界頂流?》
欄目主編:施晨露 題圖來源:網(wǎng)絡截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鐘菡 張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