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足球圈跨界娛樂圈最成功的典范,范志毅近期重新和足球掛鉤——“五一”假期,由范志毅領銜的上海伍浩足球俱樂部,在青浦區匯金路的一座體育場內開啟青訓梯隊招募,選拔對象為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足球小將,戶籍不限。
據悉,范志毅領銜的足球團隊,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招募U11、U13梯隊小球員各30名,未來發展和上海體育大學旗下機構合作,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踢球升學兩不誤
范志毅足球圈內身份是上海市足協副主席,今年3月,上海范志毅足球俱樂部與上海帝浩足球俱樂部強強聯手,整合十余年青訓經驗,正式成立上海伍浩足球俱樂部。俱樂部結合目前國內職業足球青訓所存在的重點需求,立足于打造第一個從小學、中學到全日制一流體育大學的完善體教融合和職業規劃的職業足球青訓體系。
目前,上海伍浩足球俱樂部已經與上海體育大學、青浦區體育部門達成合作,俱樂部已被授予上海體育大學教育培訓基地。依托俱樂部在青浦、閔行兩個區的多片專業足球訓練場地,俱樂部首創“雙軌制”人才培養路徑:學員達到一定水平后,可通過專業考試進入上海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接受“文化學習+足球訓練”的一體化培養,優秀者更可直升上海體育大學本科或攻讀運動類成教專科,實現“踢球升學兩不誤”。
數據顯示,法國青少年注冊球員達210萬,西班牙106萬,而14億人口的中國青少年注冊球員竟不足10萬;上海青少年足球聯賽中,U12以下球隊數量150支,U13以上球隊數量驟降至50支,凸顯“小升初”斷層危機。
據悉,針對中國青少年足球人口不足、升學通道斷層、職業化路徑單一等困境,伍浩俱樂部計劃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通過與青浦區體育和教育部門合作,在小學階段開展足球啟蒙,初中階段依托上海體育大學體系保障學業銜接,高中階段直通上海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避免青少年因升學壓力而放棄足球;
入選俱樂部的梯隊隊員不限戶籍,高中階段對接上海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校或上海開放大學附屬中學,支持“3+4中本貫通”或“專升本”攻讀教育學學士學位;同時俱樂部發揮資源優勢,與國內多家職業俱樂部合作,為有潛力的球員提供梯隊晉升成為職業球員的機會。這一方案,不僅讓有天賦的球員能夠有機會成為職業球員,同時也能通過完善的教育體系,培養足球領域的綜合型人才。
輸送具備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
為了做好選材與訓練工作,上海伍浩足球俱樂部已組建強大的教練組團隊,由亞洲足球先生范志毅擔任技術總監,原上海海港隊預備隊主教練邱京巍出任總教練,匯聚1名職業級教練、2名A級教練及30余名專業教練員,從而形成覆蓋小學至大學的全周期培養團隊,制定“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梯式訓練計劃。
據悉,自4月15日啟動2011-2012年、2013-2014年兩個年齡檔梯隊的招募以來,上海伍浩足球俱樂部已收到了50余名足球少年的報名,其中甚至還有來自外省市的整建制球隊。俱樂部已在五一假期舉行首期選拔賽,后續還將陸續在周末開展選拔,通過選拔賽以形成梯隊。
上海伍浩足球俱樂部2013-2014年齡段主教練陸煒表示:“足球人才培養是多元的,有的球員可能小時候凸顯不出來,但隨著他通過升學,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對足球的領悟力也會不斷提升,因此未來也能夠成為專業運動員。”
5月3日至4日,上海伍浩足球俱樂部舉辦了為期兩天的俱樂部青訓人才選拔賽,吸引了第一批優秀青少年球員參與。在人才選拔與培養層面,俱樂部希望從孩子和家長的實際需求出發,采取集中訓練與走訓相結合的方式,對梯隊進行精細化培養,不僅實施“一賽兩練”的賽訓結合模式,同時也銜接國際先進體系,以“克魯伊夫杯”等國際賽事為練兵場,同步引入歐洲青訓理念,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球員,努力為中國足球輸送具備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
“中國足球復興需從青訓根基入手。”范志毅表示,“伍浩模式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讓家長看到踢球孩子的未來,讓球員擁有職業與學業雙重選擇,這才是可持續的青訓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