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CBA總決賽首戰,浙江方興渡(廣廈)主場87-98不敵北京北汽,第四節崩盤成為比賽轉折點。賽后,主教練王博全程未啟用內線大將許鐘豪的決策引發熱議——當對手祭出周琦+范子銘的雙塔組合時,為何坐擁“戰神”許鐘豪的廣廈選擇“以小搏大”?這一戰術安排背后藏著哪些博弈邏輯?
一、許鐘豪的技術特點與北汽雙塔的克制關系
許鐘豪作為廣廈內線“重型武器”,身高2米12、體重110公斤,具備頂級護筐能力(本賽季場均1.6次封蓋)和低位強打技術,其身體對抗能力足以匹配北汽的周琦、范子銘。理論上,若派上許鐘豪與胡金秋組成雙塔,可通過以下方式限制對手:
1、內線絞殺:用身體對抗消耗周琦的體能(周琦首戰打滿40分鐘),壓縮其護筐范圍;
2、籃板保護:許鐘豪場均7.1個籃板(常規賽)可緩解廣廈首戰籃板39-46的劣勢;
3、戰術牽制:低位單打吸引包夾,為外線孫銘徽、趙巖昊創造突破空間。
但實戰中,王博卻選擇讓許鐘豪全程坐冷板凳,反而重用身高2米06的趙嘉仁打四號位,這一選擇顯然與常規邏輯相悖。
二、王博雪藏許鐘豪的可能原因分析
1. 球隊戰術體系的適配性
廣廈本賽季主打快攻反擊+三分投射,依賴小陣容的機動性。許鐘豪移動速度較慢(場均快攻得分僅0.3分),若上場可能拖累球隊攻防轉換節奏。首戰中,廣廈前三節三分線外24投10中(命中率41.7%),正是靠外線手感維持比分,王博或許擔心雙塔陣容會壓縮外線空間,導致進攻便秘。
2. 對手戰術針對性的擔憂
北汽主教練許利民擅長賽前針對性布置。若廣廈派上雙塔,北汽可能用以下策略反制:
1、提速消耗:利用后衛線陳盈駿、田宇翔的速度突破,迫使許鐘豪換防,制造內線空當;
2、三分懲罰:周琦拉到外線策應,吸引許鐘豪跟防,為杰曼(首戰三分7中4)、金鑫等射手創造空位。
王博可能顧慮許鐘豪的協防能力不足,反而放大廣廈防守漏洞。
3. 球員狀態與輪換習慣
許鐘豪本賽季常規賽出場時間已降至場均16.8分鐘,半決賽對陣遼寧時僅獲1次出場(時間),顯然不在球隊核心輪換內。王博更信任胡金秋+趙嘉仁/朱俊龍的“機動內線”組合,這套陣容在常規賽對陣北汽時曾雙殺對手,或許讓教練組產生了路徑依賴。
垃圾
三、雪藏決策的后果與后續調整空間
首戰數據顯示,北汽雙塔合計出戰73分鐘,貢獻28分21籃板5封蓋,而廣廈內線僅胡金秋一人支撐(20分13籃板),末節體能透支導致防守崩盤。若王博能在關鍵時刻(如第三節末分差接近時)派上許鐘豪打“死亡五大”,至少可起到短期消耗對手核心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廣廈G2仍擁有主場優勢,王博是否會打破常規啟用許鐘豪?這取決于兩點:
1、對手策略:若北汽繼續用雙塔,廣廈需用同等體型應對;
2、球員狀態:許鐘豪需在訓練中證明自己仍具備即戰力,尤其是體能儲備。
小編結語:教練博弈的魅力,藏在每一次用人選擇中
籃球比賽的精彩,不僅在于球員的天賦對決,更在于教練的戰術博弈。王博雪藏許鐘豪的決策,或許是基于常規賽成功經驗的“穩妥之選”,但也暴露了應變不足的問題。反觀許利民大膽啟用雙塔并收獲奇效,老帥的臨場魄力值得玩味。
G2即將于5月9日打響,當“保守”與“激進”再度碰撞,許鐘豪能否成為廣廈的“秘密武器”?這場教練之間的“心理戰”,或許比比賽本身更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